全部
图书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图片
视频
资料
-
谈墨家伦理思想对孔子伦理思想的借鉴
-
作者:
薛柏成 来源:吉林师范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节俭 兼爱 举贤才 义利
-
描述:孔墨思想是有一定的继承关系的,墨家借鉴并改造孔子节俭思想,形成了其"节用"思想;墨家思想对孔子思想中"泛爱众"及"孝道"思想有所借鉴,并进一步改造成了其"兼爱"思想;墨家思想对孔子思想中"举贤
-
墨家的道德理论述评
-
作者:
黄钊 来源: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 道德理论
-
描述:墨家的道德理论包括道德起源论、道德价值论、道德规范论、道德评估论和道德教育方法论,皆自成体系:关于道德起源,它宣扬上天赋予论,又突出后天习染论,表现出"二元化"倾向;关于道德价值,它提出"万事莫贵于
-
墨家 道家 儒家的饮食观
-
作者:
刘桂云 来源:少林与太极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饮食观 儒家 墨家 道家 饮食理论 代表人物 直接影响 墨子 学术思想 东周时期
-
描述:在东周时期社会大动荡大变革中,涌现出许多学派,它们的代表人物著书立说,开展争辩,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有代表性的学派主要有墨家、道家和儒家,其代表人物分别是墨子、老子和孔子。各个学派几乎都有与自己
-
儒家 墨家和洪秀全的上帝
-
作者:
王庆成 来源:史学月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上帝 西方基督教 劝世良言 梁发 明清之际 犹太教 儒家 耶稣会 洪秀全 中国历史
-
描述:一西方基督教的“God”,同中国原有的“上帝”实际上并不相当。基督教是承袭犹太教的,它的“God”名为耶和华,被认为是独一的神,而不是群神之上的最高的神。明清之际来华的罗马宗耶稣会教士曾用“上帝”一词来称呼他们的“God”,十九世纪前半叶来华的改正宗即新教教士也用“神天上帝”、“上帝”、“皇上帝”这些词来称“God”。在他们,实际上只是名词的借用,并不是在“上帝”之外还承认别的神。“天上地下,惟有耶和华他是上帝,除他以外,再无别神”。洪秀全1843年初次细读的梁发所著的
-
儒家、墨家和洪秀全的上帝
-
作者:
王庆成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上帝 西方基督教 劝世良言 梁发 明清之际 犹太教 儒家 耶稣会 洪秀全 中国历史
-
描述:一西方基督教的“God”,同中国原有的“上帝”实际上并不相当。基督教是承袭犹太教的,它的“God”名为耶和华,被认为是独一的神,而不是群神之上的最高的神。明清之际来华的罗马宗耶稣会教士曾用“上帝”一词来称呼他们的“God”,十九世纪前半叶来华的改正宗即新教教士也用“神天上帝”、“上帝”、“皇上帝”这些词来称“God”。在他们,实际上只是名词的借用,并不是在“上帝”之外还承认别的神。“天上地下,惟有耶和华他是上帝,除他以外,再无别神”。洪秀全1843年初次细读的梁发所著的
-
儒家、墨家和洪秀全的上帝
-
作者:
王庆成 来源:史学情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
描述:儒家、墨家和洪秀全的上帝
-
后期墨家对“三表法”的发展与贡献
-
作者:
朱传棨 来源:党政干部学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三表法 墨经 认识论 逻辑学
-
描述:墨子学说中比较光辉的部分,就是极有价值的"三表法",即认识论的核心部分和最根本的辩证思维方法。后期墨家依据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成就,对"三表法"进行了研究,作了修正、补充、完善和发展,创立了逻辑学。
-
公孙龙与后期墨家思想比较
-
作者:
闫宏伟 来源: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公孙龙 后期墨家 名与实 正名
-
描述:。后期墨家继承和发展了公孙龙的正名学说,提出了系统的逻辑学说,这标志着中国的古代逻辑学的建立。本文从分析二者观点与思想入手,并试图对二者的思想进行比较与评述。
-
公孙龙与后期墨家正名思想比较
-
作者:
彭羽寒 来源:财经界(学术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正名学 名与实 公孙龙 后期墨家
-
描述:在中国古代逻辑发展史中,名学一直是各家研究的中心内容,尤其是公孙龙和后期墨家,他们对正名理论的研究既继承了前人的合理成分,又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和主张.本文试从名实关系、正名原则与方法,以及"名"的划分这三方面浅要分析两家在正名思想上的异同.
-
后期墨家逻辑思想大发展原因初探
-
作者:
张义生 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后期墨家 名辩 逻辑思想
-
描述:学术界对后期墨家逻辑思想的研究可以说已经十分深入和广泛,但研究者往往关注于其内容方面的光彩,却忽视了为什么后期墨家会将学术的主要兴趣转移到这一方面,或者只是零星的探讨其转向的原因而未全面地总结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