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图片
视频
资料
-
梁啓超墨家“功利主義”思想研究
-
作者:
孟繁璞 来源:诸子学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思想 利合 諸子平議 新儒家 天志 返本 交相利 程中 非儒 天下人
-
描述:。可以説,在中國近代一百多年的時間裏,思考如何達致"返本開新"之功的過程中,墨家曾是一支長期"介入"的重要力量。《墨子》一書中包含的"義利合一"、"天志明鬼"、墨辯等思想、主張,在清末中西隔閡殊深的時代,它對學人們在相對容易和全面地引介西方"商戰"、宗教觀、邏1學、科技思想時所發揮的作用,其效用是無
-
论召公思想与墨家学说的渊源及其现实意义
-
作者:
梁绍辉 来源:廉政文化研究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儒墨 召公思想 墨家学说 现实意义
-
描述:攻、亲民惠民为主体的墨家学说,也就是自秦汉以后逐步衰亡的平民哲学。召公思想及墨家学说的研究与宣传,对于今天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仍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
墨家教育思想对当代职业教育的启示
-
作者:
李鹏 来源:继续教育研究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 教育思想 职业教育
-
描述:中国古代的职业教育一直以来缓慢地发展,墨家教育思想中“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兼相爱”、“人人可教”、“述而作”、“知行合一”教育理念,对我国当代职业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
墨家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
-
作者:
宋颖 来源:人民论坛(中旬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墨子 兼爱
-
描述:墨家哲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诸多契合点。"兼爱"思想彰显了追求"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的道德取向,"无差等"的理念与社会主义社会人人平等、公平正义的观念契合,"天为法则"的政治哲学带有"民主法治"的色彩,"节用"思想表现出勤俭节约的精神,"尚农事"的主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富强"的表述。
-
墨家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
-
作者:
宋颖 来源:人民论坛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墨子 兼爱
-
描述:墨家哲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诸多契合点。"兼爱"思想彰显了追求"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的道德取向,"无差等"的理念与社会主义社会人人平等、公平正义的观念契合,"天为法则"的政治哲学带有"民主法治"的色彩,"节用"思想表现出勤俭节约的精神,"尚农事"的主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富强"的表述。
-
从墨家哲学思想看检察机关支持起诉制度
-
作者:
陈昊博 来源:法制博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 哲学思想 检察机关 支持起诉
-
描述: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诞生了诸多的政治家、思想家,同时也为后世贡献了诸多的哲学思想,在这些思想中有很多随着历史的沉淀衍生为现代法律制度的一些基本思想,为现代具体法律制度提供着思想支持。墨家思想便是
-
从墨家哲学思想看检察机关支持起诉制度
-
作者:
陈昊博 来源:法制博览(中旬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 哲学思想 检察机关 支持起诉
-
描述: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诞生了诸多的政治家、思想家,同时也为后世贡献了诸多的哲学思想,在这些思想中有很多随着历史的沉淀衍生为现代法律制度的一些基本思想,为现代具体法律制度提供着思想支持。墨家思想便是
-
解析墨家思想及其当代意义:以《墨攻》为例
-
作者:
符腾 来源:现代装饰(理论)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
描述:墨家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显学,在当时影响颇广,但由于自身的特点,在之后的两千余年中多处于沉寂。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普罗大众乃至学术界对墨家学说的关注明显增多,06年《墨攻》的上映更带动
-
墨家“十论”是否代表墨翟的思想?:早期子书中的“十论”标语
-
作者:
戴卡琳 袁青 李庭绵 来源:文史哲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墨家 “标语”(motto) 十论 兼爱
-
描述:"或许不是墨子思想的最初产物,而是在《墨子》编写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二、周汉诸子在谈论墨家学说时,并非总是一致地以"十论"描述墨学,通常只提"十论"中的某几条标语。更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唐宋以后的儒者与当代
-
从墨家“十论”透视儒墨前期政治思想之异同
-
作者:
蒋开天 来源: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儒家 墨家 春秋 百家争鸣
-
描述:儒家思想和墨家思想本身存在着承继与对峙的关系。墨家"十论"构成了墨家政治思想的主体,既包括墨家的宇宙观、伦理观,又包括墨家的政治思想及具体实现措施,为其政治思想服务。以墨家"十论"为出发点,剖析儒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