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之艺术批判
作者: 萧宏恩  来源:先秦两汉学术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乐  非乐  艺术  平民艺术  百姓之乐(ㄩㄝˋ)乐(ㄌㄜˋ) 
描述:墨家「」之艺术批判
墨家思想中的现代设计理念探究
作者: 何丽华 文静  来源:设计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思想现代人文理念  “利人  “非乐”  “节用” 
描述:本文通过阐述墨家设计思想的内在涵义,挖掘墨家设计思想中与现代理念的异曲同工的思想精粹,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设计思想的精华,并以之来思考当下的设计实践,对当下的设计活动有着积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墨家“节葬”的制度设计理念
作者: 商原李刚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  节葬  制度设计  成本  标准  现代意义 
描述:墨家“节葬”学说,从习俗比较、制度成本、标准、外在权威等审视丧葬之礼的制度设计,与儒家、道家的丧葬思想形成了对比关系,并对后世的制度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是我们今天从情、理、利的均衡看丧葬的重要思想资源。
墨家的教育理念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 陈克守  来源:港航论坛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教育理念  独特价值  现实意义   
描述:墨子,先秦时期墨家学派创始人,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但由于历史原因,墨子在中国教育史上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试图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其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给以公正的评价。本文认为, 墨子的教育理念,不仅在教育史上有独特的价值,就是在今天也仍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从《礼记·乐记》看儒家的乐论——兼论墨家之“
作者: 杨雅丽  来源: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礼记·乐记》  察乐知政  乐教  礼乐  墨家  非乐 
描述:井然有序之特征 ,故礼作用于社会是别异 ,作用于社会是和同 ;有“移风易俗”、弘扬美善道德之作用 ,故儒家注重的社会功能 ,提倡教。墨家“” ,是出于对社会现实、民众疾苦的关怀和对腐朽统治者的批判 ,有历史的合理性 ,但墨家又滑向了“矫枉过正”之极端
先秦墨家“义政”的和谐理念及其借鉴意义
作者: 田正学 张申平  来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义政  和谐社会  借鉴   
描述:先秦墨家崇尚和谐,出于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墨子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构想——义政,认为墨家的和谐理念对于当代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墨家「兼爱」的法价值诠释
作者: 马腾  来源:中山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家  兼爱  正义  平等  权利 
描述: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亦“祖述尧舜”,而法“夏禹之道”,自创墨家学说。以“三表”为证,墨学具有纵向渊源与横向渊源,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实践精神与功利主义。墨学之本在于“兼爱”,其逻辑脉络乃是
墨家节葬不
作者: 郭沫若  来源:新建设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描述:墨家节葬不
基督教“圣爱”与墨家“兼爱
作者: 胡骏  来源: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者对古希腊法研究的深入,对于古希腊法对罗马法以及大陆法系形成与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已经在学界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就《民法大全》的核心(即罗马私法)来看,它所表现出来的原则与精神,早在古希腊时代便已经奠定了。如比较法学者彼得·克鲁兹(Peter de Cruz)认为,罗马法走向辉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公
从墨家兼爱说看孟、告之辩
作者: 詹敬仁  来源:台湾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家  兼爱  告子  义外  仁义 
描述:孟子和告子有關人性論的爭辯,可視為墨家、孟子和告子三者在這個交滙點上的交流和爭鋒,值得進一步探索其可能性。若從孟子性善論的框架來看,由於缺乏具體背景,告子思想因而定位不明。考量墨家思潮在戰國中期的廣泛影響,以及其前後期演變的思想脈絡,以此背景作為參照,告子思想的相關線索似乎可以有不同的解讀。 本文嘗試依循當事人的思路和關懷,透過具體思想背景的參照,解讀不同思想線索的關聯,希望對告子思想可以得到不同的理解和認識;同時也為孟、告之辯的具體背景,以及墨家思想演變脈絡提供一些可能的線索。 墨子「兼愛說」的核心主張,背後隱含「趨利避害」的人性基礎,這是墨子認為兼愛足以成立和落實的理由。因此,墨子把兼愛的落實訴諸政治的有利環境,提出尚同政治的構想,透過政治秩序營造的環境,藉助教化和賞罰手段,要求社會群體遵循一致的外在行為標準(義),以達到兼愛的理想。墨家透過外在仁義標準落實兼愛主張,積極鼓吹世人「行仁義」,以求興利除害於天下。 墨家的主張對當時思想界極有影響力。若以此背景作為參照,則告子「仁義桮棬」說、「人性無分於善不善」、「義外」說以及工夫論等主張,似和墨家注重外在行為標準的思路相近。墨家主張積極「行仁義」,純粹指遵循外在行為標準或規範而言。在此基礎上,告子「仁義桮棬」說,肯定後天環境的作用,保留充分的可塑性,為純屬外在行為標準的「義」,建立了部份人性論的基礎。而其「仁內義外」說則肯定仁(自然情感)的價值,是有別於墨家思想的地方。 根據本文討論的線索,告子的主張可說介於墨家「行仁義」和孟子「由仁義行」之間。若與孟子心性論相較,其說似有半生不熟的意味;如果相對於墨家思想而言,卻可見告子思想有往心性論發展的趨向。這點從他的工夫論亦可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