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一世纪墨子伦理思想的展望
作者: 张振东  来源:哲学论集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描述:廿一世纪墨子伦理思想的展望
天籁之音,曲高和寡:墨子伦理思想初探
作者: 詹正发  来源:咸宁师专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伦理思想 
描述:已成为时代主潮的 2 1世纪 ,重读《墨子》 ,对完善并重构中国文化的优秀内核 ,重塑中华民族崇尚理性、热爱科学的健全人格 ,促进世界和平和人类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从“爱”、“”、“权”、“行”四个方面对墨子的伦理思想进行初步探讨
墨子伦理思想的历史流布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
作者: 贺更行  来源:道德与文明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伦理思想  墨侠  复兴 
描述:本文通过主流文化的汲取、民间社会的传承和在近代启蒙思潮中的短暂“复兴”,对墨子伦理思想的历史流布进行了论述和分析。认为墨学虽然在思想史上中绝了 ,但墨子的伦理思想仍然通过一些易被忽视的载体 ,由显到
墨子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道德价值体系的建构
作者: 戴胜华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伦理思想  道德价值体系 
描述:墨子的伦理思想以“兼爱”为原则,又进一步阐发了“尚”“贵”的义利统一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反映了当时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要求,有许多合理内容,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独树一帜,占有重要地位。当代中国“以德治
《周易》节卦与墨子的尚节思想——兼论儒、墨思想的差异
作者: 桑东辉  来源: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周易  墨子  节用  节度 
描述:《周易》节卦的核心思想是讲节度的,主要表现在修身齐家、为政治国等层面。同时,节卦也包含节俭的思想,这主要是财用等日常生活层面。儒、墨各执一端。儒家主要继承了节度的思想,以此丰富了中和、时中的中庸思想;墨家主要生发了节俭思想,提出了节用、节葬等主张。
《老子》音乐美学思想阐微:兼与墨子“非乐”思想比较
作者: 李浩  来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老子》  大音希声  非乐  愚民  墨子 
描述:》及其有关资料的研究,意在指出《老子》音乐美学思想的实质——非乐,并对其它观点加以分析,兼与墨子的非乐思想比较。
浅谈墨子设计思想对当代设计可持续发展性的影响
作者: 郭文  来源:华章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节用  节葬  设计伦理  可持续发展  绿色设计 
描述:墨家提出的节用、节葬的观点是对人类奢侈浪费行为的批判,为保护自然、保护生态提供了现实的行为规则.节用、节葬包蕴着积极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现代条件下的节用对保护自然、保护生态,对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墨子的“节用”思想对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启示
作者: 杨飞 刘海华 辛宇鹤  来源:商场现代化杂志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节用  资源节约型社会  启示 
描述:地球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一对永恒的矛盾,这一矛盾决定了我国在利用资源时一定要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尤其在我国资源十分短缺的情况下,更应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本文从古为今用的目的出发,重点论述了我国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中如何从墨子的“节用”思想中吸取一些有益的启示。
浅析《论语》《墨子》《道德经》中古代先哲的音乐思想
作者: 李文皓 李明华  来源:长城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音乐思想  音乐观  道德经  墨子  孔子  论语  老子  儒家学派  古代  道家学派 
描述:音乐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以春秋战国为例,这一时期是我国社会历史大变革阶段,奴隶制度崩溃,封建制度最终确立。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变革,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跃和文学艺术的繁荣。因此在文化上也经历了以礼为中心的文化由发展到衰落,在“礼崩乐坏”的局面中,“无物而不在礼”的一元文化也被生动、活泼的多元文化所替代,出现了一个“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时代。这一特点也反映到各种文学论著上,由于经济的发展,各地区民族文化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在春秋战国时期剧烈的变革和政治改革运动中,代表着不同阶级利益的人们抱着不同的观点和态度,在思想领域展开了尖锐的斗争。归纳起来,主
梁启超的学术思想:以墨子学为中心之分析
作者: 黄克武  来源: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描述:梁启超的墨学研究依时间先後可分为两大段落,一是1 9 04年在《新民丛报》上的(子墨子学说)与(墨子之论理学) ;一是1 9 20年代的《墨经校释》、《墨子学案》和《先秦政治思想史》中的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