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与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之比较
作者: 席丽娟 李玉华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边沁  功利主义 
描述:墨子和边沁分别是中西方倡导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 ,两者的理论有一定相似性也有各自的独特之处。文章重点比较分析二人功利主义思想的异同点 ,并探讨其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指导作用。
试论墨子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 刘佳 靳贵珍  来源: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教育思想  现实意义 
描述:曾与儒家学派在先秦时期平分天下的墨家学派在秦汉以后逐渐衰落,以致成为绝学。这不仅是墨家思想发展中的一大遗憾,也是中国科技和教育发展史上的悲哀。清末后期墨学研究的兴起,再次证明其思想体系的永久魅力。当今,人们重新关注并研究墨家思想,并从中发现了许多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教育思想。文章通过对墨子相关著作的研读,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墨家思想中所蕴涵的教育思想对当代社会经济政治和教育发展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墨子“天志”“明鬼”思想积极意义分析
作者: 王黎明  来源: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天志  明鬼  鬼神观 
描述:《墨子》中的《天志》和《明鬼》篇,是墨学中颇有争议的篇章,学者多把这两篇章看做是墨学落后保守的代表,甚至是墨学由显学到绝学的学理原因。但如果从积极角度看,《天志》和《明鬼》篇也有很多积极因素:天志、明鬼思想是墨子兼爱、非攻学说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墨子论证兼爱、非攻学说的重要的外在力量,是推行其学说的工具;鬼神观是道德力量中一个重要的外在约束力量;天志、明鬼思想反映了墨子的一种功利主义态度,认为敬鬼神既是对先人的尊重,可以联络乡亲的情感;也反映了下层被压迫的人民的正义的要求,是民志的曲折表现,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力量。
从民本主义看墨子的非乐思想
作者: 朱雯  来源:枣庄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非乐  民本主义 
描述:非乐是墨子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墨子以逻辑的思维提出非乐的观点,是直面现实和出于对当时社会矛盾的深刻认识,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关注,是对本固邦宁的殷切希望而提出的正确音乐观,它闪耀着民本主义的光芒。墨子当时的非乐和我们今天的倡乐,都是从实际情况出发而得出的正确观点。我们肯定墨子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非乐思想,并不是否定音乐,相反,在我国目前的社会条件下,从提高和普及两个方面应该大力提倡为乐。
墨子法哲学思想的历史意义与现代价值
作者: 祁雪瑞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法哲学  历史意义  现代价值 
描述:墨子的法哲学思想以"兼相爱,交相利"为核心,包括法律起源说、法制统一论、法律正义观等内容,具有理想法、功利法、经验法、神权法四大特点。其历史意义在于对儒家的反叛、对"礼"的突破以及平民参政理念,其现代价值有依法治国、公平与效益并重、政治权利平等、民生优先原则等。
活化墨子和谐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者: 杨飞 刘海华 王东伟  来源:公关世界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描述:活化墨子和谐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墨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
作者: 孙旺 曹泓涛  来源: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兼相爱  交相利  尚贤  节用 
描述:墨子作为下层民众的代言人,用丰富的思想构建了一个“和平济世”的理想社会。挖掘墨子思想,寻找与当今社会主义建设的结合点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巨大的现代价值。
墨子和密尔功利主义思想之比较研究
作者: 魏悦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密尔  功利主义  思想 
描述:墨子和密尔是中西方倡导功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他们的理论既有相通之处又各具特色。二者功利思想的异同,展示了不同民族所面临的相同或相近的经济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功利主义思想产生的特定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
墨子和密尔功利主义思想之比较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密尔  功利主义  思想 
描述:墨子和密尔功利主义思想之比较研究
中西古典政治思想中的和平主义:以墨子和康德为例
作者: 张馨以  来源:大科技·科技天地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兼爱非攻  永久和平  和平思想 
描述:和平一直是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的目标,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大批思考如何在人类社会中实现和平的思想家.在这些思想家中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的思想家墨子和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着重分析不同时代、不同历史环境下的和平主义理论的特点.
上页 1 2 3 ... 12 13 14 ... 15 16 17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