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墨子生平
墨子简介
图书
图册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资料
墨家介绍
图书
图册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墨学研究
图书
图册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资料
墨家思想
图书
图册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墨子遗迹
图书
图册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资料
墨子风俗
资料
图片
墨子传说
墨子出生的故事
墨子故事四则
墨子在鲁山的故事
其他传说故事
全部
图书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图片
视频
资料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论文
(106)
学位论文
(13)
资料
(7)
会议论文
(6)
图书
(4)
按栏目分组
墨家介绍
(54)
墨学研究
(38)
墨子生平
(31)
墨家思想
(11)
墨子遗迹
(2)
按录入时间分组
2016
(136)
按来源分组
其它
(11)
齐鲁学刊
(2)
东海中文学报
(2)
社会科学战线
(2)
知识经济
(1)
湖南大学
(1)
社会科学家
(1)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
(1)
唐都学刊
(1)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
南昌高专学报
(1)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1)
青年与社会(中)
(1)
青年与社会
(1)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
(1)
平顶山学院学报
(1)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
(1)
神州民俗
(1)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
(1)
新华文摘
(1)
天府新论
(1)
体育时空(上半月)
(1)
船山学刊
(1)
四川师范大学
(1)
中国文学研究
(1)
新乡学院学报
(1)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
(1)
中州学刊
(1)
西南民族大学
(1)
大庆社会科学
(1)
首页
>
根据【检索词:
“儒墨之争” 论争内容 论争方式 影响
】搜索到相关结果
38
条
[0图]
墨学与思维
方式
的发展
作者:
庄春波
来源:
北京:中国书店
录入时间:
201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逻辑
墨家(学科:
墨家
逻辑(学科:
研究)
描述:
墨学与思维
方式
的发展
试论《墨经》“类”概念对中国传统数学的
影响
作者:
燕学敏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经》 “类”概念 逻辑学 传统数学 中国古代
描述:
,认为在内涵上两者是一脉相通的。作者认为《墨经》中的“类”概念不仅
影响
了古代数学家的逻辑思维
方式
,而且也
影响
了中国传统数学著作的编纂
方式
。
论“墨学复兴”对中国近代社会的
影响
作者:
康学伟
薛柏成
来源:
清史研究
录入时间: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学复兴” 近代 科技文化 世风伦理
描述:
近代“墨学复兴”这一特殊历史现象无论在资产阶级革命的实践中 ,还是在近代科技文化发展及世风伦理的转变过程中均对近代社会产生了较为深刻的
影响
,研究这一历史现象对今天新价值观的构建也有较大的理论意义。
试论(墨经》认识论对中医学的
影响
作者:
王福岗
来源:
中医药研究杂志
录入时间: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经 认识论 逻辑学 中医基础理论 形成影响
描述:
通过对《墨经》认识论特点的分析,认为其认识论
内容
是我国古代逻辑学基础,对秦汉时期中医学理论的系统形成产生过重要
影响
。深入研究墨家认识论,对于准确理解和掌握《内经》及中医学基础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试论墨子及其学说对蔡和森早期思想的
影响
作者:
张朝晖
来源:
娄底师专学报
录入时间: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关键词:
蔡和森 墨子 毛泽东 影响
描述:
通过对蔡和森早期思想的分析及与青年毛泽东的比较,认为对墨子的崇拜和墨学优秀成份的汲取,是青年蔡和森能较快接受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原因。
论墨子“兼爱”思想及其对中国社会的
影响
作者:
樊玥嫡
来源:
西南大学
录入时间: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兼爱 中国社会 影响
描述:
“兼爱”是墨家思想的核心范畴,墨学在2000多年的流传中出现过“中绝”,但其
影响
依然存在,并以多样化的形式
影响
着中国社会。本文开篇绪论部分介绍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之处
墨子尊天明鬼思想源于楚风
影响
作者:
杨晓宇
录入时间:
2016
文献类型 :
资料
描述:
墨子尊天明鬼思想源于楚风
影响
墨子思想在鲁阳的演化与
影响
作者:
暂无
录入时间:
2016
文献类型 :
资料
描述:
墨子思想在鲁阳的演化与
影响
儒墨
经权论之比较
作者:
吴付来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儒家 墨家 经权 道德准则 道德选择 道德评价
描述:
经权论探讨的是行为主体在道德冲突中的选择与评价问题。儒家和墨家在经权论所涵盖的行为主体能否行权、行权原因、经权关系、行权条件、行权范围及行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等问题上,所执观点由彼此对立、碰撞到渗透、吸纳,从而完成了一个极具理论意义的整合过程,为中国古代道德选择与道德评价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构建当代中国道德体系与伦理学说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墨辩逻辑与中国传统思维
方式
作者:
张晓光
来源: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辩 思维方式 逻辑
描述:
作者从中国传统思维
方式
的角度阐述了墨辩逻辑的“取当求胜”的本质特征。以此论述了由于中西方思维
方式
的差异 ,决定了中国古代逻辑与西方传统逻辑的不同风貌
上页
1
2
3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