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图片
视频
资料
-
再论墨子的教育思想以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启示
-
作者:
张幼林 陈明元 来源:职大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教育思想 当代职业教育 先进教育理念 科学发展观
-
描述:和逻辑知识。墨子被学界称作在我国率先实行职业教育的第一人。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以从以下方面借鉴墨子的教育思想,树立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正本清源,理清教育目的,现代职业教育的宗旨要
-
论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
-
作者:
潘月洲 来源: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职教思想 分类教学
-
描述:从墨子的可染性学说出发,探讨人人具有可教性,以及墨子的注重品德教育、注重职业技能培养、重视实践教育和总结、提倡因材施教和分类教学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并简要指出这些方法和手段的现实意义.
-
墨子职业教育思想管窥
-
作者:
秦真勇 来源:职业教育研究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职业教育思想
-
描述:墨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他强调以力从事,施行职业技能培养;倡导知行合一,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寓爱于教,关注职业道德养成。他开创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先河,研究其职业教育思想,对办好我国的职业教育具有积极的启迪意义。
-
墨子职业教育思想初探
-
作者:
胥玲玲 来源:黑龙江史志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职业教育思想
-
描述:墨子是先秦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墨子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职业教育生源、教育目的、教学内容、原则和方法、组织形式,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当今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
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
作者:
苗艳艳 杜德同 来源:安康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职业教育思想 当代价值
-
描述:被韩非称为世之显学之一的墨家学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支奇葩。在墨家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中,职业教育思想独树一帜。其对科学和技术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等,都对当今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墨子思想中的职业教育因子及阐扬途径
-
作者:
朱令军 韩煜 来源: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高职学生 职业教育 墨子思想
-
描述:墨子作为一名杰出工匠出身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思想中含有许多职业教育方面的因子,这些因子与西方近代的一些成熟的职业教育思想异曲同工,对高职学生的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仍有启示意义,值得阐扬.从院校、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阐扬墨子思想中的职业教育因子以期更好地运用于于现实职业教育实践之中.
-
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新探
-
作者:
刘丽琴 来源:教育与职业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职业教育 现代价值
-
描述:墨子是我国先秦时期杰出的教育家和实践家,他在许多方面都颇有建树,特别在职业教育上更是有着精妙独到的见解。文章对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进行梳理和探究,不仅可以了解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理念,而且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当今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
墨子君子思想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关系研究
-
作者:
李长泰 夏金星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君子思想 职业教育 价值取向
-
描述:墨子的君子之道包含了重要的职业教育观念,主要包括:职业兴起的内在动力是兴人民之利,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智术百工,职业兴起的关键步骤是尚贤举士,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尚同国治。墨子代表下层劳动人民,其思想只停留在下层群众中间而没有得到上层的认可与推行,其职业教育观念没有得到更大的发展。
-
墨子孝思想及当代启示
-
作者:
慈秀秀 来源:现代妇女(理论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兼爱 利亲 孝道
-
描述:孝文化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墨子是论孝最多者,其以孝视天下。墨子之孝是以"兼爱"为原则,以"利亲"为实质,以"交孝子"为主要孝论方式的一种孝论体系。本文就集中论述了这种体系及其特点,以及在21世纪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进程中,传统孝文化所发挥的脊梁作用。
-
《墨子》节俭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
作者:
申圣超 来源:世纪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节俭 启示
-
描述:现代社会,铺张浪费现象严重。"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也就是说,节俭使国民富裕、国家昌盛,骄奢淫逸则会国破家亡。《墨子》对节俭思想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主张人们在穿衣着装、饥食渴饮、营造宫室、使用舟车以及举办葬礼等方面厉行节俭,对抑制现代社会的浪费现象有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