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逻辑的特点
作者: 颜华东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逻辑)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描述:试论逻辑的特点
“类”与《逻辑
作者: 席升阳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辩》  类  定名  立辞  辩说 
描述:》作为中国古代第一个较完整、系统、兼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为一体的逻辑体系.其构成与“类”概念息息相关。“类”不仅是“三物逻辑”中的重要一环,而且是“定名”、“立辞”、“辩说”的基本依据。它不仅作为“”的逻辑起点,而且也作为逻辑主线贯穿始终。
逻辑中“”的理则
作者: 席升阳  来源:学习论坛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辩》  “辩”  逻辑学  经说  墨家  取实予名  理性抽象  “实”  同一性  两可之说 
描述:。 《》是墨家谈“”的产物。“”本身不是逻辑,但“谈”离不开逻辑。《》在“谈”中既有有的放矢的“言辞之”,也有将认知为对象的“认识之”。正如万物之规律隐涵在万物之内部一样,这两种之“”的理则蕴涵在这六篇著作之中,需透视、抽象、概括才能具体出形,展示出貌。
从沈有鼎的研究看因明、逻辑的差异
作者: 杨武金  来源:职大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因明  墨辩  逻辑  推理  论证 
描述:沈有鼎认为,、因明和逻辑是能够互相解释的三大文化传统。在推论的研究上,西方逻辑体现为推理式,和因明则体现为论证式。推理本身只考虑形式有效,并不强调前提必须真实可靠。论证则特别强调前提的真实
因明、“”、亚里士多德逻辑比较研究
作者: 吴志雄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逻辑)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描述:因明、“”、亚里士多德逻辑比较研究
因明“”亚里士多德逻辑比较研究
作者: 吴志雄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因明  墨辩  亚里士多德逻辑  比较研究  古代三大逻辑学说相同点  古代三大逻辑学说不同点 
描述:古印度的因明、古中国的“”及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逻辑逻辑科学的三大源流。作者把这三大逻辑学说进行比较,从基本推理形式可相互贯通等四个方面概述它们的共同之点,从价值取向、对逻辑问题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形式化程度、历史命运及对后世的影响等五个方面分析它们的相异之处。
从诠释学看研究逻辑学范式
作者: 程仲棠  来源:学术研究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辩研究的逻辑学范式  逻辑学  诠释学  过度诠释 
描述:本文从诠释学的视角对研究逻辑学范式(简称“逻辑学范式”)进行了描述,揭示 了中国的过度诠释传统与逻辑学范式的联系,评述了逻辑学范式的创立者和支持者从梁启超、胡适到现代 派包括数理逻辑学家对的过度诠释,并分析了沈有鼎后期对逻辑学范式所进行的反思。
从沈有鼎的研究看因明、逻辑的差异
作者: 杨武金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从沈有鼎的研究看因明、逻辑的差异
梁启超研究之目的及成就
作者: 蔡静  来源: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梁启超  墨学  近代化 
描述:梁启超是我国学术近代化的开拓者和实践者,他在清末国学复兴,尤其是学复兴的时代背景和学术传承下,为了图存自强、挽救时弊,运用西方近代社会科学方法对学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墨子的学术思想进行了全面阐发,从而第一次把学纳入了近代社会科学体系,成为了我国将研究推向近代化的第一个重镇。
梁启超研究两阶段之异同
作者: 陈超  来源:兰台世界:上半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梁启超  墨学研究  两阶段  异同 
描述:梁启超是20世纪初研究的代表人物,通过对《子墨子学说》、《墨子学案》两者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梁启超站在时代的前沿,运用中西比较的方法,对传统学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解读,对我们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