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墨经》中的政治、伦理思想与墨子思想的关系
作者: 张倩  来源:山东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伦理思想    墨家后学  《墨经》    政治思想    墨子   
描述:墨经》收于《墨子》,是墨家学派的重要著述,素称难治,二千年间问津者极少。清中叶之后渐有学人进行研究,涌现出一批研究者和专门论著,成就斐然。关于《墨经》与墨子之间的关系,目前学界大致有以下三种结论
天志与墨子经济伦理思想关系探析
作者: 路学军  来源:职大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天志说  经济伦理思想  宗教属性 
描述:在墨子思想中,天志观念颇具特色,不仅自成一体,而且与其经济伦理思想的形成与演进也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在墨子那里,"天志"具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墨子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思想体系。在这
墨子“天志”思想的法律解读——兼墨子“自然法”辨析
作者: 王媛  来源:中山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法律思想    天志  自然法  高级法 
描述:墨学是先秦诸子之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墨子所开创的墨家学说具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先秦时期天人观的演变脉络及墨子“天志”等主要学说的梳理,由此引申出其中蕴涵的相关法律思想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墨子的“天志”与西方自然法的比较问题,而试图进一步以一个新的“高级法”概念融通两者。本文阐明了如下问题:从形式来看,墨子所言的“天志”思想和春秋之前盛行的传统天命观没有什么显著区别,不过墨子的“天”只是具有了一个“主宰之天”的形式,而实际被赋予了“义理之天”的内涵,墨子指望利用人格神的力量贯行其理想的道德义理——“兼相爱、交相利”;从法律的角度去解读墨子的“天志”,可以得出“法天”思想、“壹同天下之义”的法律起源论与法制统一思想;无论从本体价值还是思维方式上来看,墨子的“天志”思想与“自然法”思想都有本质的区别;笔者试图借助考文的“高级法”(Higher Law)概念而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以寻求墨子的“天志”与西方自然法的融通之处——实在的法律规范应渊源于更高一级的价值理念。
相容性与相对性之辩——论《墨经》对《坚白论》的破斥与修正
作者: 李振宇  来源:河南社会科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坚白  公孙龙  后期墨家 
描述:《坚白论》中有一个二重论证:在感知层面上,由于“”“见”不相容,因此“坚”“白”不能一起被感知;在对象层面上,由于“白”具有相对性,而“坚”不具有相对性,两者亦不可能属于同一类事物。《墨经》给出
墨者杜老写“墨子与墨经” 史学家杨荣国撰“谭嗣同哲学”
作者: 暂无 来源:读书杂志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史学家  墨子  社会主义改造  哲学  过渡时期  材料分析  写作  谭嗣同  电影剧本  抗战 
描述:经济学家许涤新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写作颇勤,解放后仍在百忙之中抽空著书。最近一年半以来致力于“我国过渡时期国民经济的分析”一书的写作,连假日休息也牺牲了。这书运用丰富的材料分析了社会主义经济成分不断地扩大,而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改造的条件下,逐步地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过程。全书三十余万言,目前业已脱稿。
墨经中有没有关于运动第一定律与第三定律的记载
作者: 洪寰震  来源:物理通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描述:墨经中有没有关于运动第一定律与第三定律的记载
墨经霜香益远 历久方显岁寒心——北派山水画家孙天牧小记
作者: 孔蜀筠  来源: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天牧  北派  山水画家  岁寒  笔墨  夏圭  作品  寻梦  皮纸  意境 
描述:曾有人问:学画有捷径否?答曰:人一为之,己十之;人十为之,己百之。此即为捷径也。
新发现的鲁迅文稿(附整理说明):《墨经正文》重阅后记
作者: 暂无 来源:战地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描述:新发现的鲁迅文稿(附整理说明):《墨经正文》重阅后记
有关“同异交得放有无”新见——《墨经》中某些条文的解读(之一)
作者: 雷一东  来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经  解读  对立统一 
描述:对题述条文中注释不当之处如“鸟折用桐”、“难宿”、“霍为”、“超城员止”等重新进行注释 ,从而使整个条文得到较为圆满的解读 ,并使其价值得到充分显现。
对一条涉及无穷大的《墨经》条文的考释──兼及与阿基米德公理的比较
作者: 邹大海  来源:中国科技史料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无穷  《墨经》  阿基米德公理  考释 
描述:墨经》中的“或不容尺,有穷;莫不容尺,无穷也”一条,历来有多种不同的解释。本文在对这些解释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和考辨后,认为以钱宝琮的解释——(对一段距离)一尺一尺地往前量,如果量到某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