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图片
视频
资料
-
《墨子》“合其志功而观焉”评估方法中蕴涵的伦理思想及意义
-
作者:
王剑峰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合其志功 评估方法 伦理思想 道德标准 指导
-
描述:《墨子》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部奇书,其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哲理。墨家的伦理思想崇尚务实,所以他们很看重合其志功而观焉的评估方法,用这种方法评价人和事物简单、实用。研究墨家的伦理思想及合其志功而观焉的评估方法,可以为我们今天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科学创新工作提供重要的伦理道德标准和积极的指导作用。
-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谈墨子功利主义的教育思想
-
作者:
王洪亮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教育思想 “兼爱” “兼士” 功利主义
-
描述:平民出身的墨翟,从“兼相爱、交相利”“尚贤”“尚同”的政治主张出发。提出通过教育培养“兼士”“贤士”.达到“兴利除害”的目的;提出了“素丝说”的人性假设;明确了“厚乎德性”“博乎道术”的人才标准;强调了重实用、轻文饰,重自然科学、轻“礼”“乐”之教的内容体系。
-
“天下为公”:墨子墨学公德伦理的一个基本理念
-
作者:
萧成勇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学 天下为公 公德伦理
-
描述:从儒墨分歧考证了“天下为公”的首义者是墨子而非孔子,墨子墨学“兼相爱”“交相利”伦理思想体系可概括为公德伦理,与传统儒家之私德伦理不同。“天下为公”作为一至关重要的理念,诉诸于“天下”和“天志”社会
-
从墨子天命论看其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
-
作者:
刘洋 来源:商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逻辑建构 天命论 兼爱交利
-
描述:本文从讨论墨子天命观出发,认为其天命论这一本体论思想并非其思想体系的真正起点.而天命论本身亦有其建构的逻辑出发点,即“兼爱交利”思想.
-
墨子“天人二分”思想的价值与意义
-
作者:
李强 来源: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内圣 外王 超越 墨子
-
描述:近代的中国文化界意识到"天人合一"思想的局限性,转而弃之如敝履,欲全盘引进西方的天人二分思想。分析和研究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异端"——墨子的天人二分思想,这是探寻如何更好地结合中西天人关系思想的一种尝试。
-
从天人关系看墨子的宗教思想及其特质
-
作者:
杨善友 来源:宗教学研究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天人关系 宗教思想 特质
-
描述:墨子是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始创的墨家学派和儒家被并称为“当世之显学”,可见当时其影响之深远。为了阐明自己的思想,他提出了一系列主张。研究者们从多个角度对这些主张进行了分析,但对“天志”、“明
-
天籁之音,曲高和寡:墨子伦理思想初探
-
作者:
詹正发 来源:咸宁师专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伦理思想
-
描述:已成为时代主潮的 2 1世纪 ,重读《墨子》 ,对完善并重构中国文化的优秀内核 ,重塑中华民族崇尚理性、热爱科学的健全人格 ,促进世界和平和人类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从“爱”、“利”、“权”、“行”四个方面对墨子的伦理思想进行初步探讨
-
《墨经》的“同”、“异”概念浅析
-
作者:
范竹增 来源: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经》 异交 后期墨家 经说 公孙龙 惠施 同一性 万物 画圆 合同异
-
描述:“同”与“异”是《墨经》中一对重要范畴。“同”是反映事物之间相互联系 的概念,即同一性;所谓“同”并不是无差别的绝对等同,而是包含于差异之中的 同一性,即“异中之同”。“异”是反映事物之间相互区别
-
从天下之利到人主之利——韩非与墨子的主利思想探析
-
作者:
曾海军 来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韩非 百姓 人主
-
描述:墨子眼中是"民之三患",韩非手中有"帝王之具",前者成就的是"天下之大利",后者主张的是"人主之大利"。从墨子的天下之利到韩非的人主之利,尽管表现出立场上的对峙,但作为一种彻底的主利方式则是一脉相承
-
《墨经》正义:论题“同”诠释研究
-
作者:
樊国萍 陈设 来源:毕节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经》 墨学 同心思想 价值取向
-
描述:《墨经》论题"同"是墨家尚同思想的纲领,该论题致力于探索言行规范的深层理念以及具体措施。墨家认为,言行规范是"兼相爱交相利",具体措施是按照"兼相爱交相利"的原则引导社会群下归心,而不是学者们理解的几何形态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