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兼爱”思想儒家“仁爱”思想比较
作者: 何梅琴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墨家“兼爱”思想儒家“仁爱”思想比较
墨家“兼爱”思想儒家“仁爱”思想比较
作者: 何梅琴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资料
描述:墨家“兼爱”思想儒家“仁爱”思想比较
墨子哲学思想儒家哲学思想比较
作者: 张银娜  来源: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思想  儒家思想  墨学式微 
描述:先秦诸子争鸣,儒墨均为显学,其观点同中有异,异中存同。本文以墨家哲学思想为基点,着重从礼乐观、仁爱观、天命观三方面阐述儒墨两家哲学思想不同之处,同时分析了造成两种学说差异的原因,并论述墨家哲学思想日渐衰微的原因。
墨子的伦理、政治思想——兼与儒家、法家比较
作者: 马庆玲 徐长忠  来源: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伦理思想  政治思想 
描述:墨子的思想集中体现为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命、非乐等十论。其学说在先秦时期不仅是可与儒家比肩的显学,并且在先秦学术演进过程中具有过渡性质,对其他学派产生过重要影响。直至今天,其中的某些思想仍可作为我们建设多元新文化、新道德的有益资源。
孔子与墨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作者: 孙亮  来源:辽宁工业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孔子  墨子  道德教育思想  比较研究  价值 
描述:孔子与墨子的道德教育思想能为目前的道德教育提供借鉴,本论文通过孔子与墨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比较研究,从中找到启示,以便更好地为改善和提升当代学校道德教育服务[1](P1)。由于以前的研究资料基本都是对他们
柏拉图与墨子的思想比较研究
作者: 李占伟  来源: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柏拉图  墨子  乌托邦  爱  功利 
描述:柏拉图与墨子分别是中西方具有重要地位的哲学家,同处轴心时代的两位哲学家虽持有不同的政治立场,却有着一系列惊人相似的哲学、文艺思想:政治理想的乌托邦性、对爱的颂扬、文艺追求的宗教倾向等。对这些相似性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了解中西方艺术审美与功利关系在历史维度上的异同。
孟子和墨子“义”思想比较研究
作者: 桂芳  来源:湖北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义  兼爱  义利  义政 
描述:“义”作为约束人们社会行为的准则,在历史上曾促进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孟子和墨子分别代表儒家墨家,是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他们的思想理念贯穿于政治生活、经济生活
墨子教育思想研究
作者: 赵发中  来源: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教育思想 
描述:墨子的教育思想很有特色。他把“王公大人”与“匹夫徒步之士”当做教育对象,把培养“贤士”或“兼士”作为教育目的,强调社会环境的作用,重视生产技术和自然科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责义
墨子与孟子教育思想比较
作者: 苏玉海  来源:边疆经济与文化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孟子  教育思想 
描述:墨家学派的墨子与儒家学派的孟子,同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他们都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思想。从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三个方面,对墨子和孟子的教育思想进行比较分析,他们都
孔子与墨子教育思想比较
作者: 郭连锋 王红利  来源:呼兰师专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孔子  墨子  教育思想 
描述:孔子和墨子同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他们分别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本文从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四个方面,对孔子和墨子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比较剖析,并探讨了二者思想异同的社会历史根源,以彻底把握二者思想的差异性与继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