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与墨子文艺思想之比较:从“乌托邦”谈起
作者: 李占伟 原方  来源: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柏拉图  墨子  乌托邦  审美  功利 
描述:处于轴心时代的柏拉图与墨子,可以说分别是中西方乌托邦思想的肇始者。虽然二者处于不同的立场,但都是以功利性为出发点服务其政治目的的,也因此引发了一系列诸如乌托邦、爱的颂歌等较为相似的思想。本文试图通过两者的比较,管窥中西艺术审美与功利关系在历史纬度上的异同。
墨子平民道德探析
作者: 魏艾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平民  道德 
描述:作为与儒道异质的学派代表,墨子立足于现实的生活世界来探讨道德、经济、社会以及文化之间的关系与互动;同时墨子自身的平民阶层背景更使得他的理论聚焦于普通民众的生存问题。因而其伦理思想都是在平民视野中生
《墨经》的“”、“异”概念浅析
作者: 范竹增  来源: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经》  异交  后期墨家  经说  公孙龙  惠施  同一性  万物  画圆  合同异 
描述:”与“异”是《墨经》中一对重要范畴。“”是反映事物之间相互联系 的概念,即同一性;所谓“”并不是无差别的绝对等同,而是包含于差异之中的 同一性,即“异中之”。“异”是反映事物之间相互区别
墨学与当代道德建设
作者: 王玉萍  来源:理论观察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伦理思想  志功合一  道德原则 
描述:墨子的伦理思想以“兼相爱、交相利”为总纲 ,表现出“贵义”“利”的功利主义特点 ,符合变动时代人们的利己心态和实际倾向。墨家坚持“志功合一”的道德评价原则 ,把能否“利天下”作为衡量人类行为是非
墨子道德人格思想探析
作者: 钱素萍  来源:西南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子  道德人格思想  兼爱 
描述:墨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其创立的墨家学派在先秦时期显赫一时,和儒家学派并称为显学,墨子更是因为其伟大的道德人格为世人所敬佩。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墨学几近湮灭,直至明清时期才渐渐复兴。然而
《墨经》正义:论题“”诠释研究
作者: 樊国萍 陈设  来源:毕节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经》  墨学  同心思想  价值取向 
描述:《墨经》论题""是墨家思想的纲领,该论题致力于探索言行规范的深层理念以及具体措施。墨家认为,言行规范是"兼相爱交相利",具体措施是按照"兼相爱交相利"的原则引导社会群下归心,而不是学者们理解的几何形态等同。
略论墨学与公民道德重建
作者: 刘邦凡  来源:职大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学  墨家  公民  道德  建设 
描述:弘扬墨家“兼爱互助”思想有利于当今社会公德的重建;倡导墨家“交相互利”思想有助于当今社会本位利益观之恢复;墨家的“以劳致富”思想有利于当今正确的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之建设;弘扬墨家注重科学与教育的思想有利于当今公民爱科学、重教育观念的形成;弘扬墨家“节用”思想,有利于端正人们的享乐观念。
墨子道德教化思想发微
作者: 张阳  来源:兰台世界(下旬)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道德教化 
描述: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他不但能诲人有方、治学有道,而且也有着卓著的道德教化思想。墨子的教化思想是以义利观为其重要依据,并以兼爱作为其主要内容,对中国教化思想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浅议墨子的道德教育思想
作者: 杨英  来源: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道德教育思想  学校德育 
描述:墨子重视道德教育的作用,以人性后天习染说为其道德教育思想理论依据,提出培养兼相爱的兼士,择务而从事的道德教育基本方法和三表法的道德教育评价标准等道德教育思想,不仅开创了新的道德教育领域,而且对当代学校德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浅析墨子的教师道德思想
作者: 庞渤  来源: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教师道德思想  浅析 
描述:墨家学派是先秦时期的显学之一,墨子的学说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特征。他的师德思想体现了兼爱的政治主张,他重视教师的社会作用;重视道德教育;主张要具有言行一致,以身作则的师德规范;提倡教师要有强说人
上页 1 2 ... 5 6 7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