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深读:超越“细读”-鲁迅作品《非攻》教学为例
作者: 司保峰  来源:教学月刊·中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描述:文本深读:超越“细读”-鲁迅作品《非攻》教学为例
文本深读:超越细读——鲁迅作品《非攻》教学为例
作者: 司保峰  来源:教学月刊(中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描述:文本深读(deep reading)不同于文本细读(close reading).文本细读随着新批评派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勃兴而为人所知.
公益项目阶段性评估——昆山“兼爱之家大重病居民关爱服务”为例
作者: 杨玉  来源:学理论(中旬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描述:公益项目阶段性评估——昆山“兼爱之家大重病居民关爱服务”为例
公益项目阶段性评估:昆山“兼爱之家—大重病居民关爱服务”为例
作者: 杨玉  来源:学理论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昆山市  公益项目  阶段评估 
描述:昆山市花溪社区常青藤服务中心通过昆山公益创投活动成功申请资金,用于本社区大重病居民关爱服务。这对于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意义重大,一是首次对于公益项目运作的尝试;二是首次必须为大重病居民提供专业化服务。通过亲身参与,并结合自身专业知识,总结出该项目阶段性服务活动执行的经验教训,对该社区今后相关服务有所帮助,也为目前较热的各城市"公益创投"活动有所启示。
爱与正义关系理论研究:“圣爱”与“兼爱”为类型
作者: 马腾  来源: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爱与正义  基督教  圣爱  墨家  兼爱 
描述:,虽然其规则性不利于爱对正义的超越,却依赖律法为载体而更具有传承与发展的生命力;另一方面,爱与正义之间不但需要紧密结合,而且需要爱的层次化来整合对称平衡与层次协调之结构,具体制度正义的构建是完成从爱到正义的必由之路。
《理水》、《非攻》为例对《故事新编》核心脉络心得分析与探讨
作者: 金银  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非攻》  《理水》  文艺真实律  油滑 
描述:《故事新编》是在鲁迅研究中争议较大的一部短片小说集,多侧重于从社会价值评判的角度去研究和理解。基于此,《理水》、《非攻》为例,分析《故事新编》的整体思想性和艺术性,以期进一步拓展《故事新编》的研究领域,丰富研究内容。
先秦诸家“尚贤”主张之比较 儒、法、道、墨四家为例
作者: 郎济杰  来源:企业家天地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尚贤使能  孔子  儒家  选拔人才  先秦时期  墨子  主张  韩非子  重要性  亲亲 
描述: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动荡的时期,诸侯各国为求发展壮大,纷纷意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并四处招徕贤士。儒、法、道、墨是先秦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学派,基于本学派的理论,各自推出了"尚贤"之说,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西汉初期的尚贤与史鉴思想―《新语》、《新书》为中心的探讨
作者: 王翠丹 李建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西汉  尚贤  新语  新书  史鉴 
描述:西汉初期的尚贤与史鉴思想―《新语》、《新书》为中心的探讨
“重义轻利”与“兼爱互利”:义利为视角管窥儒墨之和谐观
作者: 萧伯符 钟婷  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史学专业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儒家思想  墨家思想  道德法律  人际关系 
描述:和谐,就是指有差别的各个部分协凋一致地联系在一起。和谐社会,包括个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体系各组成部分的和谐,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这种和谐的社会状态。是自古以来人们就不断追求的理想的社会生活境界。《中庸》有云:“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又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自古及今,人类都在设计并努力实践着这种“和”的境界。不论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还是人与人的和睦相处,直至个人与家、国的和同一体,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都期望在和谐的状态中运转和发展。
墨家“兼爱”论的荒诞亮相——兼论杂剧《中山狼》之喜剧结构
作者: 丁国强 张易  来源: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  “兼爱”论  杂剧  《中山狼》  喜剧结构  明代  法律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 
描述:古典喜剧《中山狼》是明代戏曲家康海的力作.《中山狼》故事已妇孺皆知,似属荒诞,却道出了生活中的某种真谛,有着很深的哲学内涵.作为一部寓言剧,它所要说明的不仅是生活的真实,更需要哲理与思考,没有这些,喜剧便流于逗笑的滑稽戏.关于“忘恩兽”的传说,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最有名的是“所罗门的瓶子”.但《中山狼》一剧与西方文学中的“忘恩兽”传说有着质的差别.虽然在恩将仇报这一点上其精神是同一的,但是《中山狼》一剧却更多地继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我们提供了考察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角度去审视这部作品,才能够更深刻地领悟其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