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仁”与墨子兼爱”的异同
作者: 王娣  来源: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仁  兼爱  利  爱无差等  推己及人  践行 
描述:孔子贵“仁”,但他的“爱人”却存在差等,不能一视同仁。墨子贵“兼”,主张“以兼易别”。孔子“重义轻利”。把义同利对立起来,墨子则“贵义利”,把义利统一起来规定为公利。然而,两者之间又存在诸多
贵义·贤·同··崇俭:墨子理想社会的构成要素
作者: 夏当英 姚俊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理想社会  构成要素 
描述:之根本;重视分工合作,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节俭体现了生活用度的合理安排,这一原则在日常消费中表现为"节用"、"节葬"、"乐"等。墨子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当前社会建设仍具有启发意义。
浅析墨子兼爱”与孔子“仁爱”之不同
作者: 孙开 刘复汉  来源:青年文学家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兼爱  仁爱  差异 
描述:儒家与墨家被并称为"世之显学"。"兼爱"作为墨家思想的核心,"仁爱"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儒墨之争一直是近来专家学者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先秦史上,两个不同流派,思想上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尤其是核心思想方面。
墨子兼爱:与孔子仁爱说之比较
作者: 兰岚  来源:现代妇女(理论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仁  兼爱  爱差等  儒家  墨家 
描述:儒家与墨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孔子的“仁爱”与墨子的“兼爱”思想又是各自思想的核心,对“仁爱”和“兼爱”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理清儒家文化和墨家文化的区分,吸取它们各自的优点,对于现代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之异同分析
作者: 韦先良 王贵  来源: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孔子  仁爱  墨子  兼爱 
描述:孔子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大显学家,孔子提倡仁爱,墨子提倡兼爱,两种爱人的思想既具有相别的地方,也有许多相通之处。两者产生的阶级基础不同,具体内容不同,实施要求不同,但是两者都主张仁,都提倡公利
兼爱”与“博爱”:浅谈墨子思想中闪烁着的天主教精神
作者: 马达钦  来源:中国天主教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兼爱”  天主教  精神  子思  博爱  春秋战国时期  诸子百家  中国历史 
描述:若问我诸子百家中更喜欢哪一位,或哪一种思想,我想我更喜欢墨子墨子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兼行动者,而墨子所创立的墨学,更可说是中国文化中一种真正深刻的思想、一种无比宽广的襟怀、一种积
墨子兼爱”的等级性:兼论“兼爱”与孔子“仁”的关系
作者: 季乃礼  来源:南开大学法政学院学术论丛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兼爱  等级性  孔子  兼相爱  交相利  三个方面  统治者  等级关系  孟子 
描述:些人据此断定"兼爱"是无等级的,是中国古代的平民观之一。对这种见文生义的看法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墨子的"兼爱"是有等级性的,它与孔子等级性的"仁"具有某种相似性。为此,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此进行论证。
兼爱博爱、一气与一理
作者: 向世陵  来源:中国哲学史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无父无君  兼爱  博爱  一气  理一分殊 
描述:兼爱博爱自先秦、汉唐到宋明,一直为儒家自身所主张并为儒家经学的主流性见解,并不专属于墨家。孟子的激愤斥责,并不妨碍他也有容忍兼爱的一面,普遍之爱与差等的社会可以相容。自古忠孝不两全,无父无君反映
仁爱,兼爱博爱:三种爱人观的比较认识
作者: 王玲  来源:人民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仁爱  兼爱  博爱 
描述:了我国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迎合了我国注重血缘亲情的民众心理,因而在儒墨之争后,逐渐发展成为影响深远的封建社会统治思想。兼爱思想取消主体独立性的做法与“以己为中心”的中国民众的社会心理格格不入,它主张
墨家兼爱与基督教博爱比较
作者: 汤澄涟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兼爱  天  利  博爱  圣爱 
描述:墨家兼爱与基督教博爱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