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图片
视频
资料
-
论“爱有差等”与“爱无差等”: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思想比较研究
-
作者:
杨学梅 来源:河南科技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仁爱 兼爱 爱有差等 爱无差等
-
描述:儒家相对的墨家则提出了爱不分等级、不分亲疏贵贱、不分远近的“兼爱”主张。本文在对儒家的“仁爱”思想与墨家的“兼爱”思想的提出背景、内涵、实施方法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结合收集的有关儒墨两家爱人思想的研究成果
-
儒家与墨家的尚贤思想
-
作者:
邵长婕 张西锋 来源:国际人才交流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尚贤思想 墨子 春秋战国时期 尚贤使能 重要性 孔子 必要性 儒家 孟子 治理国家
-
描述:儒墨两家在春秋战国时期相互对立,但均肯定了"尚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孔子明确提出"举贤才"而治天下,墨子同样提出"尚贤为政之本也",孟子也提出了"尊贤使能"的思想。在论述"举贤"方面,墨子似乎走得更远。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斗争非常激烈
-
“仁”与“兼爱”作为医护伦理之内涵初探
-
作者:
萧宏恩 来源:哲学与文化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仁 爱 兼爱 差等之爱 医护伦理
-
描述:“仁”与“兼爱”作为医护伦理之内涵初探
-
墨子思想在构建和谐高校中的价值思考——以“兼爱”“节用”和“非命”为例
-
作者:
何艳 马立智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思想 和谐高校 价值
-
描述:墨子思想当中的“兼爱”伦理因其对等互报的原则和赏善罚恶的机制,有助于建立高校和谐的人际关系,“节用”的经济思想因其在消除差距、维护普通平民利益的作用而突显了其对高校当下的消费模式的警示和榜样价值,“非命”思想的当代内涵对于帮助我国高校学生当中的弱势群体来树立积极向上的信仰体系也是颇有益处。
-
天道兼爱,尚同节用:社会运行的一体化理论
-
作者:
郑杭生 胡翼鹏 来源:社会科学杂志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
描述:天道兼爱,尚同节用:社会运行的一体化理论
-
华夏天竺 兼爱尚同——关于印度作家与中国文化关系的对话
-
作者:
季羡林 郁龙余 来源: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印度 中印文化 华夏
-
描述:本文是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和我校郁龙余教授为《梵典与华章:印度作家与中国文化》一书以“对话”方式所作的卷首语。季先生虽已94高龄,而且住院疗养,但仍思维敏捷,笔耕不止,每日可写2000字。在这篇《对话》中,他重申了自己的一些基本观点,还提出了许多新的真知灼见。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当代思想学术重镇的堂正和深厚。本刊征得作者同意,予以全文刊出,以飨广大读者。
-
兼爱天下
-
作者:
杨海文 来源:家庭与家教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天空 作用 兼爱 针孔成像 实际运用 杠杆原理 科学家 工程师 车轴 渊源
-
描述:一位母亲梦见中午时分一只赤乌飞了进来,照得满屋光辉灿烂,然后,她在一阵剧痛中惊醒,生下一个小孩。这个小孩长大以后,成了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熟知力的作用和光的奥秘,尤其能够实际运用杠杆原理、针孔成像知识、点线体面圆概念。他顷刻间就能将三寸之木削成一个承载六百斤重的车轴,他做的木鸢可以在天空中飞翔。这个人与公输般很有渊源。公输般,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鲁班,木匠的祖师爷。他擅长制造武器,发明的一钩一镶,使得
-
重贤不尚贤 用贤且防贤:韩非贤能观初探
-
作者:
袁礼华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韩非 贤能观 明法 举贤任能 使贤用能
-
描述:韩非的贤能观以维护君主独裁专制的法治理论为基础。韩非虽充分肯定贤能在辅佐君主建功立业中的重要作用,但同时也严厉抨击了战国时期“上贤任智无常”造成弑君篡位的弊端,“上 (尚)法不上 (尚)贤”,用贤以
-
话说“非政”和“兼爱”思想
-
作者:
王忠文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初二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非攻 兼爱 思想主张 掠夺性 墨家学派 战争 历史意义 现实意义 反对侵略
-
描述: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非攻”(反对掠夺性战争),“兼爱”(既爱自己和祖国,也爱别人和别国)。这种思想主张,不用说古代,就拿今天世界上“反对侵略、维护和平”的呼声对比而言,同样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
尚贤与尚功:儒家与法家人事管理思想比较
-
作者:
王利民 来源: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儒家 法家 尚贤 尚功 人事管理 比较
-
描述:如何选拔优秀的行政人才是人事行政中的重要内容。先秦儒家与法家分别提出了尚贤与尚功的原则。尚贤与尚功不仅反映了两家在人事管理思想方面的差异 ,也反映了两家理论出台的背景差异及根本理论旨趣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