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仁爱”与“兼爱异同
作者: 赵恒君  来源:湖湘论坛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儒墨  仁爱  兼爱  异同 
描述:",发自人之内在性情,以"情"说"爱",由"爱""仁’;墨家讲"爱",以"情"为"理",由"理"说"爱"。儒家讲"爱",严于"利"界限;墨家"兼爱",则以"交相利""利"来诱导。儒墨"爱"之学说的差异使得儒墨家不仅各趋一途,而且其现实性与理想性的亲和程度也大大影响到儒墨家在后世的存续。
道器相合兼爱众生
作者: 潘树仁  来源:职大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道  器  兼爱  大同 
描述:中华文化以谈道论德为核心成果,彰显君子圣贤之学,发掘出人禽之别,生生大德体证人类文化永续延绵,科技器物应用却被人看低,现代人往往埋怨,认为受到传统文化桎碍。本文从墨家思想出发,引申出道器相合相生指导性思维。
基督教“圣爱”与墨家“兼爱”:“爱”与“正义”关系理论的类型学考察
作者: 马腾  来源:外国法制史研究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基督教义  正义论  兼爱  墨家  宗教性  天志  圣爱  历史变迁  墨子  法律 
描述:一、爱与正义的问题:"宗教与法律"的桥梁宗教与法律的关系问题,伯尔曼曾在《法律与宗教》中第一章指出者在四个方面的同质性。该书第三章《宗教中的法律》专门讨论了"爱与法律"的问题,强调者的紧密联系
基督教“圣爱”与墨家“兼爱”:“爱”与“正义”关系理论的类型学考察
作者: 马腾  来源:中山大学法学院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一、爱与正义的问题:"宗教与法律"的桥梁宗教与法律的关系问题,伯尔曼曾在《法律与宗教》中第一章指出者在四个方面的同质性。该书第三章《宗教中的法律》专门讨论了"爱与法律"的问题,强调者的紧密联系
仁爱、兼爱与博爱:儒、墨伦理文化与基督教伦理文化比较
作者: 张少恩 孙秀芳 田会轻  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仁爱  兼爱  博爱  超越  差等之爱  宽博 
描述:仁爱、兼爱与博爱分别作为轴心时期儒、墨、耶思想体系的核心观念,三家思想在追求和平、注重践行等方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然而从其各自特性上分析,三家之爱在基本立足点、发生逻辑、爱的超越性等方面上又有各自
兼爱天下 德技双馨:基于“双师素质”视角探析墨子教育思想及启示
作者: 胡恩保  来源:生活教育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兼爱  双师素质  墨子 
描述:本文从“双师素质”视角分析了先秦教育思想家墨子及其教育思想,认为墨子兼爱天下,德技双馨,符合当今高职院校倡导的教师应具备的“双师素质”价值指向。提出从树立墨子榜样、借鉴墨子“兼爱”教育理想、吸收墨子教学智慧和突出“德高为师,技强为范”的价值取向等方面加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
兼爱”与“博爱”:浅谈墨子思想中闪烁着的天主教精神
作者: 马达钦  来源:中国天主教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兼爱”  天主教  精神  子思  博爱  春秋战国时期  诸子百家  中国历史 
描述:若问我诸子百家中更喜欢哪一位,或哪一种思想,我想我更喜欢墨子。墨子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兼行动者,墨子所创立的墨学,更可说是中国文化中一种真正深刻的思想、一种无比宽广的襟怀、一种积
天道兼爱,尚同节用:社会运行的一体化理论
作者: 郑杭生 胡翼鹏  来源:社会科学杂志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描述:天道兼爱,尚同节用:社会运行的一体化理论
华夏天竺 兼爱尚同——关于印度作家与中国文化关系的对话
作者: 季羡林 郁龙余  来源: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印度  中印文化  华夏 
描述:本文是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和我校郁龙余教授为《梵典与华章:印度作家与中国文化》一书以“对话”方式所作的卷首语。季先生虽已94高龄,而且住院疗养,但仍思维敏捷,笔耕不止,每日可写2000字。在这篇《对话》中,他重申了自己的一些基本观点,还提出了许多新的真知灼见。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当代思想学术重镇的堂正和深厚。本刊征得作者同意,予以全文刊出,以飨广大读者。
对等互报:墨子兼爱伦理的价值准则与现代意义
作者: 刘刚  来源:职大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兼爱  对等互报  现代意义 
描述:对等互报是墨子兼爱伦理思想的价值准则与动力机制。首先,墨子对当时所处社会的现实矛盾与冲突作了个层次的区分:社会失序属于政治学范畴,道德沦丧属于伦理学领域,它们都与恶性循环的回报方式密切相关。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