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兼爱,博爱:三种爱人观的比较认识
作者: 王玲  来源:人民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仁爱  兼爱  博爱 
描述:儒家、墨家、基督教的伦理思想尽管有其产生的不同历史背景、文化意蕴及伦理精神,但是“爱人”却是三者共同讨论的一个话题。比较研究儒家的“仁爱”、墨家的“兼爱”以及基督教的“博爱”思想,对于深入理解儒家
墨子的“非攻”观研究
作者: 徐一公  来源:平顶山师专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非攻”  “义”  “兼爱”  维护和平 
描述:详细地从“义”、“兼爱”、“非攻”的合理性等方面探讨墨子的“非攻”观 ,这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保卫祖国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墨子“兼爱”思想研究
作者: 秦姗姗 孙怡  来源:金田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兼爱”  文化遗传  和谐社会 
描述:作者简介:秦姗姗(1988—),女,河北保定人,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逻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哲学逻辑逻辑哲学。 孙怡(1987—),男,湖北黄冈人,燕山大学文法学院逻辑学专业
墨子兼爱主义的研究
作者: 何辩章  来源:群言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描述:墨子兼爱主义的研究
墨子尚贤学说之研究
作者: 吴丰年  来源:岭东通识教育研究学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墨子学说  尚贤 
描述:中华文化从周朝以来在治理国家方面崇尚「亲亲」之道,由於贵族主政,所 重用者都是「王公大人骨肉之亲J' 这些人未必其备智能的条件,导致国家混乱, 因此墨子力倡尚贤学说,期望矫正「亲亲」的弊病,以「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来消除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鸿沟,虽是农与工肆之人,只要有能力就任用他 们,使民间奇才杰士均能发挥他们的才干,以成就天下的大利。在战国初期,墨 子能突破传统,首倡尚贤学说,实是观念上的一大革新,对我国古代的政治有极 大的影响,使战国中期以後逐渐形成布衣卿相的局面。孟子「民贵」的主张,苟 子贤人政治的倡导9 都深受墨子尚贤学说的影响。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上,儒家学 术所以会由孔子的崇尚理想转变到孟子、苟子的理想与务实兼备之主张,墨子尚 贤学说的兴起与影响实为重要因素。
墨子“兼爱”思想研究
作者: 徐贵圆  来源:西北师范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兼相爱  交相利  尚同  非攻 
描述: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征伐不断,给下层百姓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害。墨子作为小生产劳动者的代表之一,感受深切,并对当时的社会乱象和当权者的昏庸无能深感痛恨。为了改变这种社会流弊,墨子提倡“兼爱”思想。“兼爱”思想作为墨学的核心思想,首先强调的是爱无等差,这与孔子所倡导的有差等之爱不同,墨子认为人对人的爱不应该有亲疏薄厚的差别,而是一种超越血缘关系之上的平等之爱,为了实现“兼爱”思想,墨子提出了“尚同”、“天志”及“明鬼”等构想。“尚同”强调天子权威,旨在政治层面确立“兼爱”理想的无上性,“天志”与“明鬼”则诉诸先周时期的天命观念,由此使“兼爱”理想具有了超越性品格。同时墨子“兼爱”思想的提出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在内涵上超越了儒家“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的差序格局,又以“交相利”的原则迎合了普通民众逐利的愿望。但“兼以易别”的社会理想是不合实际的,由于墨学体系中的矛盾限制了其自身发展,“自利”和“他利”之间权衡的矛盾;过度依赖王亲贵族,而走向权利的集中化;打破常规的思想,造成了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张力,这些因素在某种意义上都使墨学最终走向没落。
先秦尚贤观念变迁研究
作者: 王少林  来源:苏州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贤  尚贤  禅让  受命说  王位继承法 
描述:尚贤观念是先秦时期重要的思想观念,其源根基于远古以来的政治实践和观念传统,并对政治权力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西周政治运作中的“以世论贤”机制对春秋战国诸子尚贤观念的产生有着直接的作用,而诸子尚贤思想的差异正是在春秋战国社会大变动的背景下,基于不同的视角和方向的考虑,才在共性的普遍背景下,表现出各自的个性。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本着实事求是、踏实认真的精神,依据民族学、古文献学、古文字学等的相关文献,认真分析了尚贤观念的整体源流,考察了尚贤观念的起源,在早期运作中的表现,在西周时代与受命说、王位继承法、世族政治之间的关系,并对春秋战国社会大变动下的尚贤观念的新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分析辨别了诸子尚贤观念的共性及差异。尚贤观念作为先秦时期社会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对先秦政治及之后的社会政治的影响是毋容置疑的。
道爱、仁爱、兼爱——道、儒、墨三家爱观之比较
作者: 罗亮梅 朱旺力  来源:新余高专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道爱  仁爱  兼爱  道家  儒家  墨家 
描述:“爱”是先秦道、儒、墨三家共同拥有的伦理思想,但由于三家对人之生命、社会生命、宇宙生命理想的不尽相 同,以及其所立的政治立场不同,从而使其“爱”现在理论说明和实践践履上体现出不同内涵的“爱”,姑且叫他们“道 爱”、“仁爱”、“兼爱”。
鲁迅小说《非攻》和张之亮的电影《墨攻》比较
作者: 张钊贻  来源:华文文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鲁迅  墨子  《非攻》  《墨攻》  张之亮  反战 
描述:鲁迅的历史小说《非攻》、森秀树的漫画和张之亮的电影《墨攻》都是根据墨子的思想和事迹改编而成的作品,通过比较研究即可发现其在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包含着不同的文化元素和意义。
老子“不尚贤”与墨子“尚贤”的比较及其意义
作者: 杜高琴 徐永安  来源: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不尚贤  尚贤  社会和谐 
描述:老子“不尚贤”的人才思想与墨子的“尚贤”观相比,其实质上是一致的,比起墨子,老子的思维显示了更高的道德水准,更加具有哲学思维的深度与智慧.其中所蕴含的辩证法思想与自然、无为、不争等美德,对于当代建设与完善科学合理的人才制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值得我们在社会实践中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