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尚贤思想简论
作者: 王京龙  来源:齐鲁学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尚贤思想  治国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  世界观  举贤  齐国  管子  贤人  左传 
描述:尚贤者,推尚贤才也,亦即唯才是用。在春秋战国时期纵横捭阖的大合唱中,这是一个高亢的音符。《管子》一书是后人关于春秋时期齐国治国实践的总结或理论性探讨。本文拟就其中的尚贤思想作以简要论述。一、《管子
荀子尚贤思想初探
作者: 徐进  来源:东岳论丛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荀子  尚贤思想  生产关系  士大夫  君道  相适应  国家治理  基本原则  战国时期  事务 
描述:战国时期,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其极大的历史的优越性逐步取代了旧的生产关系,显示出勃勃生机,在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都展现了一个新社会的崭新面貌.与此相适应,在用人这个问题上,"尚贤"、"任能"成了儒、
墨子的尚同思想
作者: 王文政  来源:辅大中研所学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兼爱  非攻  尚同  天志  尚贤 
描述:墨子视战国为一乱象,因而主张兼爱、非攻、尚同等诸说。然而墨子忽略了兼爱是一道 德思想, 而尚同则属政治社会制度。要求政治中的道德可,同时也是必需。但期待兼爱借由 法治来实现则势与其兼爱思想违背o 因道德、与法治本属两个层次。墨子忽略了这个问题, 将 使其向同思想、於实践上有了局限。
从“仁”和“兼爱”的差异看儒显微现象
作者: 秦瑞玭  来源:语文学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仁  兼爱  儒显墨微 
描述:儒墨两家在战国时代并为显学,但儒墨并显的情形在百家争鸣的战国之后就不复存在了。历史的选择是儒家学说不断的成为文学等各领域的统治思想,而墨家思想却逐渐式微。笔者结合文学史实从"仁"与"兼爱"的内涵入手,探析古代文学中的儒显微现象。
仁爱、道爱、兼爱——儒、道、爱观比较
作者: 张芙蓉 张柳生  来源: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仁爱  道爱  兼爱  儒家  墨家  道家 
描述:儒、道、三家之爱作为共同效忠于先秦社会的哲学流派 ,在人性基础、修养方式、政治思想、爱的最高境界方面存在共同点 ,然从其各自特性上 ,不难发现三家之爱在立足点、群己关系、爱的方式、最终目的、意识导向上又有其独立之处。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 ,三家之爱都突显了各自的价值。
鲁迅《非攻》:侠之孤独困境
作者: 罗丽  来源:文学教育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兼爱  非攻  孤独  困境 
描述:墨子虽是侠义精神的开创并实践者,但理解其精神的人鲜有。本文力图从墨子与知识分子和当权者、与徒弟、与民众三个维度考察文中所体现的孤独困境
宣扬“非攻” 颠覆“兼爱”:浅论《攻》的形式与风格
作者: 李剑  来源:电影文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兼爱  非攻  墨家思想  故事线  中国传统哲学  和平思想  梁国  影片  因果关系  母题 
描述:攻》与近年来屡屡成为市场焦点的那些古装动作片有一个明显的不同,那就是在影片的主题上,导演选择从中国传统哲学中获取灵感,通过一个守城的故事来呈现先秦时期以“兼爱”和“非攻”等主张闻名的墨家思想
宣扬“非攻” 颠覆“兼爱”——浅论《攻》的形式与风格
作者: 李剑  来源:电影文学 上半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兼爱  非攻  墨家思想  故事线  中国传统哲学  和平思想  梁国  影片  因果关系  母题 
描述:攻》与近年来屡屡成为市场焦点的那些古装动作片有一个明显的不同,那就是在影片的主题上,导演选择从中国传统哲学中获取灵感,通过一个守城的故事来呈现先秦时期以“兼爱”和“非攻”等主张闻名的墨家思想
儒家“仁爱”思想与墨家“兼爱”思想辨析
作者: 梁东亮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仁爱  兼爱  平等 
描述:文章认为儒、两家均主张“爱人”,儒家提出“仁者爱人”之思想;墨家倡导“兼爱人人”之理想,二者区别在于仁是有差等的,兼是无差等的。” 儒、“爱人”思想的当代价值:即调节人际关系,推动社会和谐;构建道德体系,助推民族复兴。
浅析《墨子》中的“兼爱”思想
作者: 生志敏  来源:经营管理者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兼爱  仁爱  启示 
描述:本文首先揭示了《墨子》中兼爱的内涵,然后通过与仁爱的比较并分析出其历史局限性,最后总结了兼爱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及其能否真正实行。
上页 1 2 3 ... 5 6 7 ... 25 26 27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