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兼爱与后果
作者: 贤·休希斯曼 刘梁剑  来源:思想与文化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兼爱  孔子  伦理学  庄子  儒家传统  兼相爱  后果  天志  仁爱 
描述:一、兼爱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墨子尚贤(8则)
作者: 暂无 来源:人事导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描述:墨子尚贤(8则)
墨家“兼爱”思想和“非命观”对生命教育的启示
作者: 王平  来源:亚太教育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兼爱”  “非命观”  生命教育 
描述:近年来,学生自杀事件不断现身媒体,关注生命教育,学校贯彻生命教育成为中国教育的必然诉求,在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墨家的“兼爱”思想和“非命观”为视角来分析生命教育的真义和当前学校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反观墨家“兼爱”思想和“非命观”思想对学校生命教育的启示。
墨家兼爱思想及其可行性的逻辑分析
作者: 杨武金 刘婷婷  来源:职大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兼爱  内涵  外延  可行 
描述:"兼爱"是墨子在2000多年前提出的重要主张,为的是在春秋战国的动乱时期求得天下和谐,它在墨家思想体系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墨子的"兼爱"具有与儒家的"仁爱"和西方的"博爱"所不同的特质,正是这些特质让
墨家兼爱思想与和谐社会的建构
作者: 谭爱国  来源: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兼爱  和谐社会 
描述:兼爱是墨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一种伦理原则,要求人们相爱相利,不要相恶交别,要利他人,利天下.兼爱出发点是兴利除害,兴利的具体途径是交相立.与儒家仁爱思想不同,墨家的兼爱思想主张无差别的爱,具有功利主义的特点.探讨墨家兼爱思想内涵和价值对我国和谐社会的建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贯通文化视角下的墨家兼爱思想
作者: 张起  来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跨文化  互惠人类学  墨子  兼爱 
描述:本文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与当代文化人类交叉研究的尝试。通过挖掘中国先秦墨家思想的"兼爱"说,阐述其在当代全球化背景下的理论意义,并将它与当代文化人类的跨文化概念和其方法的研究进行贯通。同时,试图为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研究提供一个伦理学的出发点。
墨家“兼爱”思想与和谐社会构建
作者: 张一强  来源:商业文化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兼爱  和谐社会 
描述:墨家文化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学术派别。"兼爱"理论作为墨家思想的重要理论之一,贯穿于墨家的全部学说之中,是研究墨家思想的基础。通过对"兼爱"理论的全面阐述与深入解析,以及"兼爱"与"仁爱"的比较,,发掘"兼爱"思想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重新审视墨家文化,发挥其积极作用。
墨家兼爱思想与和谐社会的建构
作者: 谭爱国  来源: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兼爱  和谐社会 
描述:兼爱是墨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一种伦理原则,要求人们相爱相利,不要相恶交别,要利他人,利天下。兼爱出发点是兴利除害,兴利的具体途径是交相立。与儒家仁爱思想不同,墨家的兼爱思想主张无差别的爱,具有功利主义的特点。探讨墨家兼爱思想内涵和价值对我国和谐社会的建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墨家“兼爱”思想的法权利观阐释
作者: 马腾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  兼爱  非攻  交利  权利 
描述:墨家的"兼爱"思想,既追求社会的正义,也关注个体的权益。"兼以易别",以"非儒"的方式表达了一种平等思想,衍生出所有权保护意识及权利秩序观念。首先,墨子将天下乱阶之原因归结为"不相爱",深刻地揭示
墨家兼爱与儒家人文思想之整合
作者: 李贤中  来源:东吴哲学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描述:墨家兼爱与儒家人文思想之整合
上页 1 2 3 ... 8 9 10 ... 41 42 43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