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兼爱”思想的法权利观阐释
作者: 马腾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  兼爱  非攻  交利  权利 
描述:了小生产者要求发展生产以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的愿望。最后,作为"兼爱"的消极言说方式,"非攻"以从个人基本权利到国家主权的论证方式,反对侵犯个人权利和国家主权,并揭示两者的同质性,进而勾勒出"自然法"统摄下的从个人权利到国家主权的权利秩序理论。
墨子“兼爱”思想
作者: 孙林雪  来源:现代妇女(理论前沿)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兼爱”思想  “兼相爱  交相利”内涵  意义 
描述:自从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的提出,我国许多学者开始关注对墨子思想的研究。墨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之一,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兼爱"是墨子思想体系的基础与核心,"兼相爱,交相利"提倡社会中的人要无等级、无差别的平等的互爱互利。本文通过对墨子的"兼爱"思想的论述,总结出其对当时社会与现世社会意义,总结墨子思想对现在研究生学习的启示。
墨子的“兼爱”精神
作者: 高秀昌  来源: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兼爱  和谐 
描述:在墨子所强调的十项思想主张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中,兼爱是最根本、最核心的一项,而其他九项则是兼爱的深化与拓展。墨子所倡导的兼爱是指关怀每一个人而不论他是否与自己有血缘亲属关系,也就是指一种不分亲疏、不论贵贱、爱人如己、一视同仁的普遍的爱。这是一种与交利、非攻、正义、自爱、天爱统一的爱。墨子希望通过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的兼爱精神来构建爱的秩序,以求达到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和谐、世界的和谐。
墨子的“兼爱”
作者: 黄勃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兼爱 
描述:墨子的“兼爱”思想是春秋战国之际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对西周以来旧宗法道德的否定。墨子把道德问题视为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源及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关键。他所主张的“兼爱”是一种不分亲疏、不论贵贱、爱人如己、一视同仁的无差别的爱。孔子的“仁学”和墨子的“兼爱”说以其对人类在精神上平等的认识,完成了人类对自身及对相互关系认识上的一次新的精神觉醒。
《非攻》的讽刺艺术
作者: 岳凌  来源:鸡西大学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非攻》  讽刺  墨子  鲁迅 
描述:《故事新编·非攻》以墨子游说公输般和楚王停止攻宋为主线,塑造出"中国脊梁"式的人物墨子,赞扬了墨子的实干精神。此外,该小说还穿插多个人物多个故事,旨在彰显鲁迅对反对墨家"兼爱非攻"的儒者、见利忘义的自私之徒、做无意义的鼓吹论者以及说一套做一套的国民政府的讽刺。试抛开固有研究角度,剖析该小说中鲁迅通过其他人物形象及故事所表现出的讽刺艺术,以求对该文本做更深入的分析,进而更好地了解并研究鲁迅的作品及其精神世界。
《非攻》和《理水》
作者: 林非  来源:河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描述:《非攻》和《理水》
墨子的“尚贤”思想
作者: 赵永建  来源: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尚贤  圣王  小国 
描述:墨子的"尚贤"理论是墨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墨子期望通过"尚贤"来达到一个十分理想的状态,但是却不可避免的陷入到了矛盾之中。本文力图通过对墨子"尚贤"思想的论述,弄清墨子"尚贤"尚贤的主要内容及其所面临的主要矛盾,理顺墨子"尚贤"思想的逻辑。
孔子的尚贤思想
作者: 许华松  来源:法制与社会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孔子  尚贤 
描述:尚贤即崇尚贤能,尚贤思想对人才的开发与培养具有重大作用。尚贤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未期,其在春秋战国时期更是备受推崇,这与儒家学说的影响不无关系。由于孔子的思想在儒家学派极具代表性,故本文着重对其尚贤思想加以论述,以期进一步发掘其思想价值。
墨子尚贤、兼爱
作者: 许凌云  来源:齐鲁学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尚贤思想  墨家  贵族  地主阶级  时代意义  社会集团  统治者  阶级性  宗法制度 
描述:战国之世,墨者之言盈天下,与儒家并称为世之显学。墨学有十大纲领,即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它简直就是墨家用以改造社会的政治宣言。本文只谈他的尚贤和兼爱。墨子的尚
“兼爱”理论的阶段性发展
作者: 胡垚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议论散文  阶段性发展  墨子  兼爱  《墨经》 
描述:历代学者评价墨家时多将“兼爱”作为其代表学说,多数停留在“废亲疏之别而以天下为己任”这一点上来加以论说。其间虽有激烈论争,也对“兼爱”说的学术渊源、地位、内容等进行了一些评论,但总体来看,对“兼爱”学说的本身挖掘不深。现当代学者对“兼爱”的学术渊源、内容特色、在墨学中的地位、社会现实意义、与各家学说的比较等各方面均有进一步的讨论研究,而最大突破就是对“义利观”的研究。但学者们大都从“对等互利”的平面上来进行分析论述,而少有深入地从其理论的内在逻辑上来进行探讨,也极少注意到墨子——墨子后学的“兼爱”理论各有一套体系,其间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针对此,本文拟从两个阶段的“兼爱”理论入手进行深入剖析,理出在不同的社会、学术背景下,其相承和发展的脉络,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发展的原因,以期作出合理的价值评价。 本文第一章主要分析墨家“兼爱”思想产生的思想渊源和时代背景。通过梳理历史上关于墨学渊源的各种说法,笔者将其归结为四种主要观点,并展开细致分析,得出墨学远可上溯到上古圣王精神,近可追踪到儒家思想浸染这一结论。在广泛收集春秋末年至战国初年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史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
上页 1 2 ... 7 8 9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