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图片
视频
资料
-
论墨子的“兼爱”与“天志”思想
-
作者:
刘和平 来源:湘潭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子十论 兼爱 天志 纵横贯穿
-
描述:墨子的“兼爱”与“天志”思想在墨子的十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兼爱”即“兼相爱”,体现了一种平等、互爱的精神原则。墨子的“兼爱”思想形成于人之性可改变的基础上,人之性既可改变,故而可引导往“善”的方面
-
墨子“尚同”思想体系浅析
-
作者:
李兵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尚同 兼爱 尚贤
-
描述:墨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尚同”,这一思想以“兼爱”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以“尚贤”为现实起点,以“天志”、“明鬼”为外在保证。该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反对,但就在它克服了儒家“亲亲”的思想缺陷的同时,却又受制于它 自身那无法克服的新的理论局限性。
-
平等互助,兼爱天下:《墨子》简说
-
作者:
江大林 来源: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兼爱” 《墨子》 平等 简说 阶级社会 兼相爱 “仁” 主张
-
描述:我该知道的《兼爱》有上、中、下三篇,均阐述“天下兼相爱则治”的道理。这里选录其上篇。墨子的“兼爱”,主张爱无差等(对一切人同样的爱),与儒家的“仁”和“推恩”思想(即爱是由近及远,由亲即疏的爱)相对立。但墨家的这种兼爱,是离开阶级内容的抽象的爱,在阶级社会里是不可能实现的。
-
[0图]兼爱天下 《墨子》一日一语
-
作者:
施炎平著 来源: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兼爱天下 《墨子》一日一语
-
摩顶放踵利天下 踏实肯干为民众——《非攻》:礼赞墨子的颂歌
-
作者:
禹明华 来源:当代经理人(下旬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非攻 墨子 颂歌
-
描述:鲁迅在他的短篇历史小说《非攻》中,真实地再现了墨子这位古代先哲的动人形象。笔者认为墨子不仅是 30年代国家危亡、民族危机时刻鲁迅的拳拳期盼,更是21世纪改革开放、国家兴盛的今天,广大人民的殷殷呼唤。
-
兼爱天下 德技双馨:基于“双师素质”视角探析墨子教育思想及启示
-
作者:
胡恩保 来源:生活教育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兼爱 双师素质 墨子
-
描述:本文从“双师素质”视角分析了先秦教育思想家墨子及其教育思想,认为墨子兼爱天下,德技双馨,符合当今高职院校倡导的教师应具备的“双师素质”价值指向。提出从树立墨子榜样、借鉴墨子“兼爱”教育理想、吸收墨子教学智慧和突出“德高为师,技强为范”的价值取向等方面加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
-
“兼爱”与“博爱”:浅谈墨子思想中闪烁着的天主教精神
-
作者:
马达钦 来源:中国天主教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兼爱” 天主教 精神 子思 博爱 春秋战国时期 诸子百家 中国历史
-
描述:若问我诸子百家中更喜欢哪一位,或哪一种思想,我想我更喜欢墨子。墨子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兼行动者,而墨子所创立的墨学,更可说是中国文化中一种真正深刻的思想、一种无比宽广的襟怀、一种积
-
兼爱天下
-
作者:
杨海文 来源:家庭与家教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天空 作用 兼爱 针孔成像 实际运用 杠杆原理 科学家 工程师 车轴 渊源
-
描述:一位母亲梦见中午时分一只赤乌飞了进来,照得满屋光辉灿烂,然后,她在一阵剧痛中惊醒,生下一个小孩。这个小孩长大以后,成了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熟知力的作用和光的奥秘,尤其能够实际运用杠杆原理、针孔成像知识、点线体面圆概念。他顷刻间就能将三寸之木削成一个承载六百斤重的车轴,他做的木鸢可以在天空中飞翔。这个人与公输般很有渊源。公输般,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鲁班,木匠的祖师爷。他擅长制造武器,发明的一钩一镶,使得
-
《墨子·兼爱》上、中、下篇是关于兼爱吗?:“爱”范围的不断扩大
-
作者:
戴卡琳 来源:职大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兼爱 相爱 墨子 爱的范围 天志
-
描述:学界一般认为,“兼爱”是墨学最早且最重要的主张.本文将论述,“兼爱”很可能是由墨子弟子,或是后世墨者所提出.《兼爱》上、中、下只是“兼爱”概念的出发点.这个看法的依据是:《兼爱》上的作者把墨子“爱人
-
《墨子·兼爱》上、中、下篇是关于兼爱吗?:“爱”范围的不断扩大(连载)
-
作者:
戴卡琳 来源:职大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兼爱 相爱 墨子 爱的范围 天志
-
描述:学界一般认为,"兼爱"是墨学最早且最重要的主张。本文将论述,"兼爱"很可能是由墨子弟子,或是后世墨者所提出。《兼爱》上、中、下只是"兼爱"概念的出发点。这个看法的依据是:《兼爱》上的作者把墨子"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