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角度浅探墨家教育
作者: 何敏敏  来源:文教资料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  传播学角度  显学  绝学 
描述:在百家争鸣的先秦时期,墨家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学派,经历了显赫之后走向中绝。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传播角度对墨家教育进行探索,将墨家教育看成传播现象,对墨家的"显"与"绝"进行分析。
墨家辩对老子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作者: 杨武金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老子思想  墨家辩学  辩证法 
描述:发展出来了以仪、表、法、理、道等作为判断言论是非的基本标准,概括出名辩的基本内容.深入认识老子和墨家思想的渊源关系,可以更清楚地认识辩思想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杜国庠与近代墨家辩的比较研究
作者: 张永春  来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杜国庠  墨家辩学  比较研究  以墨家逻辑还诸墨家逻辑 
描述:近代研究,比较中外乃主要路径,成就之外,以比附为比较的现象处处可见。杜国庠对墨家辩比较研究弊端的批评,多一语中的之言。同时确立了立足墨家辩本身,从文字训诂、历史分析、先秦文化分析等方面探讨
墨家辩:另外一种逻辑
作者: 曾昭式  来源:哲学研究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逻辑观念  文化视野  辩学  墨家  社会政治运动  中国逻辑  形式逻辑  数理逻辑 
描述:一、逻辑的观念:由张东荪逻辑观念的转变说起逻辑是一元还是多元的,这是中国逻辑界争论的永久性话题。张东荪先生从逻辑一元论走向多元论,这是其逻辑观念的转变。他认为逻辑是文化的需要逼迫出来的: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必然导致不同的逻辑。在多元文化视野下,他把逻辑分为形式逻辑、数理逻辑、形而上学的逻辑、社会政治运动逻辑四种。把逻辑分为这四种的合理性问题不是本文讨论的话题,本文关注他的逻辑多元论观念。其实,张先生是从逻辑一元论的坚决捍卫者转向逻辑多元论的,这可用他的话作为佐证:我在六年以前曾撰有一篇文章从事于反驳(见拙编《唯物辩证法论战》,民友社出版)。我当时以为他们攻击形式逻辑全由于不懂形式逻辑,———我举出否定与矛盾不相同;同一律不是自然法,等等。但我现在回想起来,不但他们攻击形式逻辑可以不必,即我替形式逻辑来辩护亦大可不必。他们所以如此不外乎表示他们所用的逻辑是与形式逻辑不同。不仅有些不同,并且有些地方确是互相冲突。关于这一点我现在承认了。因为我承认他们的逻辑是从事于社会政治活动时实际情形而逼迫出来的,就是使在政治活动中的人们不得不作如此推想。所以逻辑丁与逻辑甲当然有不调和的地方。(张东荪,1995年a...
墨家逻辑研究何以可能
作者: 曾昭式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逻辑)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描述:墨家逻辑研究何以可能
墨家逻辑研究何以可能
作者: 曾昭式  来源:哲学动态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  逻辑学  研究范式  中国  逻辑系统 
描述:墨家逻辑研究何以可能
墨家关于逻辑之判断的研究
作者: 徐希燕  来源:平顶山师专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  “辞”的本质”  “辞”的种类 
描述:墨子 是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逻辑学家和军事工程师。《墨经》是“世界最古名学之书”。其 在中国和世界逻辑史上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墨家对于“辞”的本质、“辞”的种 类 等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这些均构成了墨家逻辑之重要内容之一。墨家对于“辞”(判断)的 研究对我们的逻辑思维是很富有启发性的。
墨家辩的研究对象与逻辑类型
作者: 田立刚  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辩学  论辩  古代逻辑  非形式化逻辑 
描述:辩》六篇中的“辩”指的是论辩,墨家辩学理论是中国古代关于论辩形式、方法及其规律的科学。墨家辩中包含有形式逻辑的思想,这种形式逻辑思想届于非形式化的,它通过辩对自然语言中广义逻辑问题的研究得以表现,因此说,墨家辩的逻辑类型是中国古代的非形式化的自然语言逻辑。
析墨家辩中“说”的本质与种类
作者: 白华 侯晓丽  来源:平顶山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论辩  推理形式  论证方法 
描述:“说”是墨家辩基本的论辩方式,“说”的本质,“说”的种类与原则等问题就是墨家辩探讨的核心问题。
墨家辩关于“辞”理论的超越性特征
作者: 曾昭式  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先秦时期  墨家  辩学  辞特征 
描述:后期墨家发展了我国先秦时期他家关于“辞”的理论,《辩》第一次把“辞”作为辩的基本范畴来研究,从理论上对“辞”进行分类,拓宽了“辞”理论研究的视野,把“辞”的作用发展为为谈说论辩服务,结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为“辞”范畴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上页 1 2 3 ... 10 11 12 ... 41 42 43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