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图]龙脉传奇 1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漫画本 鲁班 墨子 扁鹊
作者: 《龙脉传奇》委会  来源:北京:学习出版社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少年读物  前420)  生平事迹  墨翟(前480  前310)  扁鹊(前401  鲁班 
描述:02040304
从墨子“三表法”之视角看马克思主义实践
作者: 田宝祥  来源:科学与无神论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实践  “三表法”  唯物主义 
描述:境遇的偶然。本文即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与墨子的“三表法”为出发点,旨在通过两大思想系统的“对话”,寻求二者真正意义上的价值共识。
先秦墨家语言实践及《墨子》文学意义考论
作者: 李雷东  来源:西北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先秦墨家  语言实践  名辩  《墨子》  文学意义 
描述: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思想快速发展的时期。今人无法目睹当时诸子的思想交锋,但通过阅读现存的文献,可以揣想“轴心时代”富有创造力的思想家们的活动。我们阅读先秦各家典籍,首先接触到的即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思维的载体,通过语言我们才能探知古代哲人的活动。在这里,对我们而言,语言不仅是载体,也成为一种存在,代表了先秦诸子存在的方式。诸子各家独墨家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的利他精神,特关注语言的问题。墨家颇重理智,其对语言的探讨也异于其他各家。墨家重视名辩,以理智态度对待语言问题,考察墨家的语言论及其语言活动,是研究《墨子》的一个基本角度。 本论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首先辨析了《墨子》书中“实”的意义。“实”这一概念在墨家辩学中处于基础地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合比较众家解释,我们认为“实”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并未受到重视,并对此进行了分析。其次,通过辨析《墨子》书中实词的同义关系,考察墨子对不同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词语的选择,从而探讨墨子思想与语言之间的内在关系。 第二章首先考察了与墨家语言论有关的“同异之辩”、“两可之辩”以及关于逻辑判断的言论,然后考察了...
中国的社会历史是墨家思想的实践:以“兼相爱,交相利”思想为例分析
作者: 许友君  来源:才智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交相利”  墨子  “兼相爱 
描述:虽然中国长久以来认可的正统文化是儒家思想。但是纵观中国历史,从上层统治阶级的治国理论实践到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人际交往实践无不贯穿着墨子核心观点“兼相爱,交相利”表现出的功利思想。作者认为,正是
从大实践境域看道家思想及其与儒家、墨家思想的异同
作者: 徐岿然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大实践  道家  儒家  墨家 
描述:实践的境域融贯可持续发展、共同发展与全面发展。重视自然、人与社会历史多维度、大时空、全方位地互动、互生,就应反对以纯粹性、本源性和绝对性的名义将自然、人与社会历史形而上学化。道家哲学所法之"自然
墨家的靈性关怀与医療照护的倫理实践
作者: 萧宏恩  来源:哲学与文化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兼爱  靈性  关怀  倫理  医療照护 
描述:墨家的靈性关怀与医療照护的倫理实践
先秦墨家语言实践及《墨子》文学意义考论
作者: 李雷东  来源:西北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先秦墨家  语言实践  名辩  《墨子》  文学意义 
描述: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思想快速发展的时期。今人无法目睹当时诸子的思想交锋,但通过阅读现存的文献,可以揣想“轴心时代”富有创造力的思想家们的活动。我们阅读先秦各家典籍,首先接触到的即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思维的载体,通过语言我们才能探知古代哲人的活动。在这里,对我们而言,语言不仅是载体,也成为一种存在,代表了先秦诸子存在的方式。诸子各家独墨家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的利他精神,特关注语言的问题。墨家颇重理智,其对语言的探讨也异于其他各家。墨家重视名辩,以理智态度对待语言问题,考察墨家的语言论及其语言活动,是研究《墨子》的一个基本角度。 本论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首先辨析了《墨子》书中“实”的意义。“实”这一概念在墨家辩学中处于基础地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合比较众家解释,我们认为“实”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并未受到重视,并对此进行了分析。其次,通过辨析《墨子》书中实词的同义关系,考察墨子对不同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词语的选择,从而探讨墨子思想与语言之间的内在关系。 第二章首先考察了与墨家语言论有关的“同异之辩”、“两可之辩”以及关于逻辑判断的言论,然后考察了...
以名举实,以辞抒意——试说《墨经》修辞观及其修辞实践
作者: 王兆春  来源:毕节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诚信  尚质  抒意  平实修辞  艺术修辞 
描述:《墨经》对中国传统的“修辞立其诚”的修辞观既有继承,又有发展。诚信,既是文化价值观,也是修辞的根本目的。以诚信为归依、以尚质、“抒意”为特征的修辞观与《墨经》语言运用中的修辞实践是一致的。其理论阐述和修辞实践,为后来的修辞学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浅析墨子教育思想及实践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作者: 陈克燕  来源:中学语文(教师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描述:墨子处于纷乱的战国时期,当时“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乱者不得治”,整个社会急需良好的治理。墨子应时之需、应世之需,提出要培养“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的贤良之士,也就是培养品德高尚、能言善辩、学识广博的贤才。 在贤才培养目标的三个要求中,“厚乎德行”作为对学生的第一培养目标,说明墨子很重视道德教育。
以言取效:试论《墨经》逻辑的言语行为思想及其实践价值
作者: 阮立平  来源:西南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逻辑  言语行为  《墨经》 
描述:“墨经”一词,首见于《庄子·天下篇》。《天下篇》谓墨家之徒“俱诵《墨经》”。《墨经》产生的年代,一说公元前五世纪(见詹剑峰《墨家的形式逻辑》),一说公元前四世纪或三世纪(据孙治让《墨子闲话》序)。总之,和古代希腊最早的名实关系的讨论(从埃利亚派和赫拉克利特到亚里士多德)庶几同时。《墨经》“经、说、取”六篇而外,《墨子》中的其他著作如《兼爱》、《非攻》、《尚同》、《尚贤》、《天志》、《明鬼》、《节用》、《非命》、《非儒》等,皆与《墨经》中的形名定义的内涵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又都能够到处见到类比的逻辑形式,故《墨经》中的言语行为思想不仅体现在六篇中,还体现在《墨子》的其他著作中,诚然,以《墨经》六篇最为丰富、凝练和最为集中。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言语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最初是由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言语行为是通过某些话所实施的行为,或讲某些话所导致的行为,它是话语所产生的后果或所引起的变化,它是通过讲某些话所完成的行为。具体地说,是为了取得较好的言语交际效果,说话人尽可能表达自己的意图,听话人尽可能理解对方的意图,由此产生的。言语行为在古代已有萌芽。《墨经》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