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和亚里士多德论逻辑谬误
作者: 陈江  来源: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描述:墨家和亚里士多德论逻辑谬误
[0图]民国丛书 第4编 5 哲学宗教 儒墨之异同、墨子学案、墨子大义述、墨学源流
作者: 杨大膺 郎擎霄 梁启超  来源:上海:上海书店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民国丛书 第4编 5 哲学宗教 儒墨之异同、墨子学案、墨子大义述、墨学源流
[0图]民国丛书 第5编 7 哲学宗教 墨子集解 墨子辨经讲疏
作者: 顾惕生  来源:上海:上海书店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民国丛书 第5编 7 哲学宗教 墨子集解 墨子辨经讲疏
爱与正义关系理论研究:以“圣爱”与“兼爱”为类型
作者: 马腾  来源: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爱与正义  基督教  圣爱  墨家  兼爱 
描述:在宗教与法律的关系问题中,爱与正义之关系是关键的桥梁。在各种关于"爱"的理论中,基督教"圣爱"与墨家"兼爱",均典型地体现了从"爱"到"正义"的理论路径——爱要求正义,超越正义,完成正义,从中展现了爱与正义的紧密关系。这两种理论类型的本质差异主要体现为人文与宗教混合性与宗教性、整体性与层次性、原则性与规则性的区别。通过不同理论类型阐述爱与正义的关系,一方面揭示了宗教性的爱更具有扩张力和绝对性,虽然其规则性不利于爱对正义的超越,却依赖律法为载体而更具有传承与发展的生命力;另一方面,爱与正义之间不但需要紧密结合,而且需要爱的层次化来整合对称平衡与层次协调之结构,具体制度正义的构建是完成从爱到正义的必由之路。
回归自然 寻求自我 包容兼爱:莫里森对人类生存发展的思索
作者: 吴金莲  来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莫里森  归属感  追寻自我  多元文化共存 
描述:莫里森在作品中始终关注人类的生存发展。本文剖析了莫里森作品中关于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人们回归纯真的传统文化和朴素的自然生活的必要性。同时,对莫里森作品中对现代人应如何寻找自我、认识自我,在现代多元化世界中应该如何包容兼爱,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中实现人类的共存发展的思想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莫里森作品对迷失自我、私欲膨胀的现代年轻人的教育意义。
墨子里籍东、西鲁论争:兼评萧鲁阳「西鲁」引证之方言材料
作者: 陈彦君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描述:墨子里籍东、西鲁论争:兼评萧鲁阳「西鲁」引证之方言材料
透过墨子的素丝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作者: 徐祖南  来源:科教导刊(上旬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素丝说  家庭教育 
描述:在当今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镜子,是家庭的主体,是家庭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孩子成长发育的启蒙老师。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认为,人的本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即人没有先天的思想意识,只具有一种可塑的素质。一切知识和道德观念都是后天的影响造成,是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去控制的。因此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乃至习惯、爱好等,都会在孩子心灵上留下深深的烙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思想和行为。
透过墨子的素丝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作者: 暂无 来源:科教导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素丝说  家庭教育 
描述:在当今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镜子,是家庭的主体,是家庭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孩子成长发育的启蒙老师.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认为,人的本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即人没有先天的思想意识,只具有一种可塑的素质.一切知识和道德观念都是后天的影响造成,是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去控制的.因此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乃至习惯、爱好等,都会在孩子心灵上留下深深的烙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思想和行为.
“三不朽”与《墨子》道德教育观
作者: 汤浩坚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三不朽  墨子  道德教育观  公平  大公无私 
描述:《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的“三不朽”以“立德”、“立功”和“立言”作为行为规范,并且成为儒家的价值观。从“三不朽”的“公平”和“大公无私”两个特质出发,探讨墨家的道德教育观,印证“三不朽”对
墨子游鲁阳及孟胜守鲁阳考
作者: 郑杰文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游说  鲁阳文君  孟胜  阳城 
描述:墨子晚年游说鲁阳文君,死于鲁阳。由墨子游说鲁阳文君的说辞,可见墨家“非攻”学说成熟于墨子晚年。墨子死后,巨子孟胜继续守卫鲁阳,并死于阳城。自此后墨家出现派别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