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对墨家的批驳及其原因
作者: 高深  来源:齐鲁学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庄子  墨学  批驳  原因 
描述:庄子对墨家的批评和驳难主要集中在责其"淆是非"、"乱人性"、"毁道德"、"贼天下"四个方面。庄子将墨家的辩论视为无用的"骈拇枝指",并指责其混淆是非,扰乱人心。他认为墨家宣扬仁义本身就是对"道"的损害,徒然为乱天下。然而,墨家主张上同于"天"、以"天"立教,与道家主张上同于"道"、以"道"立教本质相同。庄子批驳墨家的原因,从表面上看,是墨家"天志"、"明鬼"、"非命"、"尚同"、"法仪"诸说没有引起庄子的注意,其根本原因则在于墨家的说教不符合道家自然无为的旨趣。墨家虽然强调"天"、"人"之际,但因"道"性"无为",墨家对"天志"等的论说并不为庄子所承认。庄子以其自然之"道"对墨家的仁义说教和辩论予以批驳,自然也难逃"隐于小成"的命运。
《庄子》墨与战国中后期墨学的流传
作者: 郑杰文  来源:齐鲁学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庄子》  墨学  战国中后期  流传 
描述:墨学作为战国显学之一,被战国中后期诸子关注、评说。《庄子》反映了彼时的儒墨对立及诸子互辩,表现了对墨家学说的批判态度,介绍和评论了墨家治世理论、人格精神、后学派别等,反映出战国中后期墨学流传中的一个侧面。
以墨学收回国魂:辛亥革命前几年学者何以高度崇墨学
作者: 蒋国保  来源:齐鲁学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学  国魂  崇墨学  救亡图存  梁启超 
描述:以往的研究,多以为墨学之所以在晚清得以复兴,是因为中国社会已发展到了迫切需要知识理性与科学技术的时代,中国人迫切需要知识理性启蒙。但通过对辛亥革命前几年公开发表的崇墨学论著的具体分析,可以发现,在辛亥革命前几年间已兴起了一定程度的“崇墨学”之思潮,而此思潮的兴起,就目的讲,本不为学术计,即不是从知识理性启蒙的意义上倡言墨学如何有开心智之作用,而是为政治计,即从“救亡图存”的意义上倡言墨学如何具有保国保族保种的现实意义与作用。
墨学复兴与近代民间世风伦理的转变
作者: 薛柏成  来源:齐鲁学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近代民间世风伦理  墨学复兴  转交 
描述:近代民间世风伦理转变中体现的伦理价值与墨家伦理价值有许多相通之处,在近代墨学复兴潮中,它与一些新的风习结合在一起,构成了近代民间世风伦理转变的内涵,并促进了墨学在近代的发展。
略论《墨子》学的文学价值
作者: 张涛  来源:齐鲁学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古典文学    文学研究    散文    中国 
描述:略论《墨子》学的文学价值
墨子讲授教学法评析
作者: 杨卫星 赵洪尚  来源:齐鲁学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讲授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 
描述:墨子》是墨子弟子记录墨子主要言行的著作,是墨子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 真实记录。在世界教育史上,墨子率 先实践讲授教学法。讲授教学法是教师通过语言,主动、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教 学方 法。墨子
墨子“民本”思想的现代审思
作者: 张淼  来源:齐鲁学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民本  民主政治  国家交往 
描述:墨子是我国古代下层民众的典型代表,他从下层普通民众的视角出发,提出了符合其切身利益的思想和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具有鲜明的“民本”倾向和现代特征,对于我们今天的国家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康有为对墨子的身份归属和定位
作者: 魏义霞  来源:齐鲁学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康有为  墨子  身份归属  孔教 
描述:戊戌政变之前,康有为的学术重心是考辨中国本土文化的"学术源流",对墨子的身份归属和定位便在其中。在他的视界中,墨子拥有三种身份,一是孔子三传弟子,二是先学孔子后叛孔子之道,三是与孔子争教。康有为对墨子的身份归属和定位均与孔子、孔教相关,也奠定了他对墨子的阐发和对墨子的态度。
亚里士多德与墨子政治哲学比较研究
作者: 林振武  来源:齐鲁学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权力来源  合法性  分配  亚里士多德  墨子 
描述:从政治哲学角度考察,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权力源于人性中的自然和伦理本性及其逻辑展开,墨子则把天作为权力的合法源头;亚氏把权力性善作为其合法性基础,墨子则认为权力的本质应当是服务;虽然他们都强调公共权力应优先分配给优秀者,但亚氏优秀的标准是忠诚和才干,而墨子则认为是爱人和服从。
出土文献提供的《墨子·备城门》诸篇新证
作者: 秦彦士  来源:齐鲁学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备城门》  《墨子间诂》  秦汉简文 
描述:墨子》城守各篇历来被研究者视为难度很大的作品。孙诒让《墨子间诂》曾对此下了很大功夫,但仍然感到研读十分困难,因而不免出错。依靠新近出土的文物尤其是秦汉竹简,不少疑难问题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