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图]易中天中华史 百家争鸣
作者: 易中天著  来源: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易中天中华史 百家争鸣
平等互助,兼爱天下:《墨子》简说
作者: 江大林  来源: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兼爱”  《墨子》  平等  简说  阶级社会  兼相爱  “仁”  主张 
描述:我该知道的《兼爱》有上、中、下三篇,均阐述“天下兼相爱则治”的道理。这里选录其上篇。墨子的“兼爱”,主张爱无差等(对一切人同样的爱),与儒家的“仁”和“推恩”思想(即爱是由近及远,由亲即疏的爱)相对立。但墨家的这种兼爱,是离开阶级内容的抽象的爱,在阶级社会里是不可能实现的。
张之亮:兼爱非攻,行走天下
作者: 胡正东  来源:电影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慌心假期》  电影  固执  兼爱  非攻 
描述:犹记当年初看张之亮《笼民》的感觉,悲怆郁积,没到破堤而出却已化成隐隐的忧伤与惆怅,走遍全身。于是关注他其后的每一部作品《飞越黄昏》、《自梳》、《流星语》、《慌心假期》、《等着你回来》和今天的大片《墨攻》。《墨攻》之后,张之亮筹备新片《肩上的蝴蝶》,相见北京,让我觉得这个敦厚的顺德男人的内心,对弱小者竟有如此柔软多褶的复杂情怀,而外表文弱随和的他,骨子里其实是固执的,但这种固执倒不如说是一种固守,一种坚忍,对自己、对电影、对身边的人,而且这么多年来未曾改变。
浅谈墨家学派的义利与和谐社会建设
作者: 王庆林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兼相爱  交相利  义利观  爱人  和谐社会 
描述:本文通过把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思想与儒家学派比较,得出墨子思想不是功利主义,“兼相爱、交相利”的义利对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鲁南丧葬习俗看墨家丧葬的现实意义
作者: 杨晓红  来源:语文学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  丧葬观  鲁南丧葬习俗 
描述:墨子不仅是一位思想家,还是一位殡葬改革家。墨子的殡葬改革,核心为节用利民,其要旨是以哀为本,短丧薄葬,“不失死生之利”,反对用大量财富陪葬与长期服丧而影响社会生活,耽误农业生产劳动。墨家的这种丧葬,对我们今天来说不无裨益,特别是对作为墨子故里的鲁南来说,其观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墨家刑法初探:犯罪预防与刑法推类
作者: 余政  来源: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  刑法观  犯罪预防  刑法推类 
描述:我国的刑法史学的地位都不可小觑。刑法本身的猛戾需要更多的仁爱加以调和,墨家兼爱思想便是良药。本文从墨家的经典出发,辅以现代犯罪学与刑法学的概念,力求对墨子的“兼爱”的刑法加以探究,古为今用。
墨家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契合点
作者: 宋颖  来源:人民论坛(中旬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墨子  兼爱 
描述:墨家哲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诸多契合点。"兼爱"思想彰显了追求"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的道德取向,"无差等"的理念与社会主义社会人人平等、公平正义的观念契合,"为法则"的政治哲学带有"民主法治"的色彩,"节用"思想表现出勤俭节约的精神,"尚农事"的主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敬业""富强"的表述。
墨家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契合点
作者: 宋颖  来源:人民论坛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墨子  兼爱 
描述:墨家哲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诸多契合点。"兼爱"思想彰显了追求"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的道德取向,"无差等"的理念与社会主义社会人人平等、公平正义的观念契合,"为法则"的政治哲学带有"民主法治"的色彩,"节用"思想表现出勤俭节约的精神,"尚农事"的主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敬业""富强"的表述。
墨子、墨家及墨子进步的社会和认识论
作者: 周士敏  来源: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墨家  社会观  认识论 
描述:墨子是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家是一个组织严密带有宗教色彩的禁欲主义团体。墨子代表了小手工业者的利益,像墨子这样的平民思想家,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不多见的。墨子主张的"兼以易别"的社会理想,"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的政治理想和经验主义的认识论思想,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适度消费与中国墨家合理消费思想比较研究
作者: 王学荣  来源:西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描述:马克思的适度消费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与消费进行深度剖析而得出的科学结论;而中国墨家合理消费思想却是在“中国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二者生长的“文化土壤”相去甚远,然而,他们在消费问题上却得出
上页 1 2 3 ... 20 21 22 ... 156 157 158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