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亚里士多德与墨子”自然观的差异
作者: 张力  来源:西北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与墨子  自然观  差异 
描述:两种风格迥异但是内涵丰富的哲学流派(也是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哲学)的逍遥派与墨家自然观进行对比,从中分析出了哲学思辨的逻辑理性(亚里士多德哲学)和哲学致用的实践理性(墨子哲学)的差异对于科学发展
从沈有鼎的研究看因明、墨辩和逻辑的差异
作者: 杨武金  来源:职大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因明  墨辩  逻辑  推理  论证 
描述:沈有鼎认为,墨辩、因明和逻辑是能够互相解释的三大文化传统。在推论的研究上,西方逻辑体现为推理式,墨辩和因明则体现为论证式。推理本身只考虑形式有效,并不强调前提必须真实可靠。论证则特别强调前提的真实可靠,这就需要进一步论证大前提本身的真实性。而不论墨辩还是因明,这种对大前提真实性的论证都只能是归纳论证。对归纳本性的认识,从而也是正确把握墨辩和因明中推理形式特殊性的关键所在。
《周易》节卦与墨子的尚节思想——兼论儒、墨思想的差异
作者: 桑东辉  来源: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周易  墨子  节用  节度 
描述:《周易》节卦的核心思想是讲节度的,主要表现在修身齐家、为政治国等层面。同时,节卦也包含节俭的思想,这主要是财用等日常生活层面。儒、墨各执一端。儒家主要继承了节度的思想,以此丰富了中和、时中的中庸思想;墨家主要生发了节俭思想,提出了节用、节葬等主张。
从沈有鼎的研究看因明、墨辩和逻辑的差异
作者: 杨武金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从沈有鼎的研究看因明、墨辩和逻辑的差异
先红:墨子之风,商界侠士
作者: 穆虹  来源:广告人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侠士  诸子百家  商界  欣赏  老师  孔子  老子  兼爱  非攻 
描述:先红老师结识的几年里,每当想起他的脸上洋溢着的真诚而灿烂的笑容,就仿佛感受到他扑面而来的热情,我就会联想到墨子——因为,诸子百家中我最欣赏的是墨子,他的"兼爱"智同孔子,他的"非攻"慧通老子,最让我欣赏的是他的侠士之风,大义
先红:墨子之风,商界侠士
作者: 暂无 来源:声屏世界(广告人)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描述:先红:墨子之风,商界侠士
《庄子》论墨与战国中后期墨学的流传
作者: 郑杰文  来源:齐鲁学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庄子》  墨学  战国中后期  流传 
描述:墨学作为战国显学之一,被战国中后期诸子关注、评说。《庄子》反映了彼时的儒墨对立及诸子互辩,表现了对墨家学说的批判态度,介绍和评论了墨家治世理论、人格精神、后学派别等,反映出战国中后期墨学流传中的一个侧面。
论战国后期诸子对墨子思想的接受
作者: 武振伟  来源:山东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吕氏春秋》  墨子  荀子  韩非  接受 
描述:墨家是先秦显学之一。墨子作为墨家的创始者,也是墨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其学说集中体现于《墨子》一书中。墨子的社会政治思想对当世的诸子百家学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自墨子时代起,墨子的社会政治思想即开始被诸子
[0图]墨经校注、今译、研究 墨经逻辑学
作者: 周云之  来源: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墨子(学科:  研究) 
描述:墨经校注、今译、研究 墨经逻辑学
[0图]墨经中的逻辑学说
作者: 朱志凯  来源: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逻辑—《墨经》(学科:  哲学思想—墨家  《墨经》—逻辑(学科:  墨家—哲学思想  研究) 
描述:墨经中的逻辑学说
上页 1 2 3 ... 24 25 26 ... 175 176 177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