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逻辑及中国古代逻辑的情况——蒂埃里·卢卡斯访谈录
作者: 程橙  来源:职大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逻辑  中国逻辑  语言 
描述:卢卡斯认为,逻辑是全世界通用的东西,墨家逻辑、亚里士多德逻辑都是同一个逻辑。但是中国古代语言的特殊性,决定了墨家逻辑及中国古代逻辑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路径,表现出不同的情况。同时,伦理和政治等文化方面的因素,阻碍了墨家逻辑及中国古代逻辑的进一步发展。
浅析先秦儒家、道家、墨家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上的理论贡献
作者: 刘丹丹  来源:西江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传统美学思想  儒家  道家  墨家 
描述:中国古典传统音乐源远流长,有着八千多年的历史,包含诸多审美品格,其美学思想博大丰富。丰富的音乐美学思想,对中国民族传统音乐体系的形成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中国民族传统音乐体系在与西方所谓专业音乐体系
忙里偷闲,活动一下你的腰/墨家道家和儒家的食教理论浅谈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养生保健指南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描述:忙里偷闲,活动一下你的腰 文/王惟恒 我国人民自古就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适度的劳动锻陈和合理的休息,是保持人体精力充沛、健康长寿的重要条件,若劳逸失常、起居无节,则可影响健康导致早衰。养生之术,无须远求,只需在起居、行住坐卧之间,时时留意调摄,则会受益无穷。凡过劳过逸,均对人体不利。《素问·宣明五气篇》所言之“久视伤血,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属于过劳;而“久卧伤气,久坐伤肉”则属于过逸。
前期墨家论证法则之形式、蕴义与影响-以“三表法”为主的观察
作者: 暂无 来源:台北大学中文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  三表法  逻辑  实证主义 
描述:前期墨家论证法则之形式、蕴义与影响-以“三表法”为主的观察
苦行救世与反抗绝望——谈鲁迅与先秦墨家学说的精神联系
作者: 高俊林 曹卫兵  来源:语文知识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鲁迅  传统  苦行 
描述:“五四”时期的鲁迅以激进的反传统姿态为人所知。但在与传统相周旋的过程中,他更多的是批判儒家与道家学说,而对于墨家学说则做了较多的肯定。他极为赞赏墨家学说的苦行救世与行侠仗义,并以为它们是现代人可以
墨家的“节用”观与可持续发展——中华民族节俭的价值观及其现代意义
作者: 余育德  来源:学习与实践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  节用  可持续发展 
描述:《墨子》对“节用”价值观和“利民”价值标准作了系统论述,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既是中华优秀传统的继承发扬,又是新中国“勤俭建国”方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造性发展。
《应同》篇与邹衍、后期墨家新论——兼论战国后期学术之演进问题
作者: 黄瑜 熊凯  来源:重庆社会科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吕氏春秋  五德终始  邹衍  后期墨家  战国后期 
描述:《吕氏春秋.应同》篇通常被今人视为引自邹衍五德终始思想的断片,这种流行已久的看法其实并不符合《应同》篇本意。从《应同》篇与邹衍、墨家思想比较看《,应同》篇的五德终始学说可能是后期墨家根据吕不韦需要
墨家逻辑与亚里士多德逻辑的形式化和非形式化问题
作者: 李包庚 魏娜  来源:天中学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  亚里士多德  逻辑  形式化  非形式化 
描述:非形式化是墨家逻辑的主要特点,而亚里士多德逻辑的主要特点是形式化。形式化注重精确性、系统性,但也比较远离现实生活;而非形式化则紧密联系日常语言,但也有明显缺陷。当前逻辑学发展既要注重形式化研究,也要注重非形式化研究。
西方逻辑的引入与《墨子》研究新范式——关于梁启超墨家逻辑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作者: 郭桥  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梁启超  西方逻辑  墨家逻辑  中国古代逻辑 
描述:逻辑内容的开掘构成了20世纪《墨子》义理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实现这一范式转化的第一人当推梁启超。梁启超研究工作的几个方面———历史基础、具体探索、返观与评判,成为20世纪墨家逻辑研究的"胚胎
不同文化传统与不同逻辑传统——墨家逻辑与亚里氏多德逻辑的比较
作者: 崔清田  来源:中州学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文化传统  墨家逻辑  亚里氏多德逻辑  比较 
描述:逻辑与文化所讨论的是逻辑学与文化间的客观联系。这种联系由文化的整体性以及逻辑在构成文化整体诸要素中的特殊地位所决定。逻辑与文化的联系既表现为文化的整体性特征和需求对逻辑的制约 ,也表现为逻辑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前者决定了不同文化孕育出的不同逻辑传统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把握这一点 ,可能会有助于我们开启理解和研究逻辑科学的更为广阔的思路。后者给出了不同文化传统间差异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关注这一点 ,可能会对我们解读中国传统文化、比较中西文化异同 ,并进而对推进中西文化交流和今日的新文化建设提供帮助与借鉴。有鉴于此 ,本刊编发部分有关文章 ,以期推动对这一问题的更为深入的讨论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