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天志”范畴略论——以康德“上帝存在”与黑格尔“绝对精神”视角
作者: 田宝祥  来源: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天志”  形上体系  康德  黑格尔 
描述:梁启超曾说,“墨子是小基督,也是大马克思”。个人认为,称其是中国的先知最妥。先知不在于预见未来,而在于超越现实,在于对人类命运的关切。既跨越死生和时空,又不脱离世俗和个体。墨子伟大的地方还在于以一己之力开创了中国式的绝对精神——“天志”。它既被赋予形而上的道德律,又有充分的形式逻辑可凭依。这种二元一体的结构看似类宗教,实则更靠近哲学之本,也更能代表先秦诸子的理性气质。
墨子游楚鲁阳年代考:谈出土材料所见楚国县大夫与封君之称谓
作者: 郑威  来源:江汉考古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鲁阳文君  县大夫  封君 
描述:关于墨子游于楚之鲁阳的具体年代,前辈学者有多种说法。本文通过对文献及楚简所见鲁阳文君身份及活动年代的认定,指出鲁阳文君并非鲁阳公,楚国县大夫与封君称谓有明显不同,然后结合对同时段发生的宋、郑"间邑"之争以及"郑人三世杀其父"年代的分别考订与相互比对,分析认为墨子约在公元前453年左右游于鲁阳,并阻止了鲁阳文君攻打郑国计划的实施。
墨子宋人考辨——驳墨子为鲁国人、鲁阳人、印度人三说
作者: 王增文  来源:史学月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鲁国  印度  鲁阳  《吕氏春秋》  考辨  宋国  复音词  孙诒让  《史记》 
描述:墨子宋人考辨──驳墨子为鲁国人、鲁阳人、印度人三说王增文墨子姓墨名翟,是战国初期著名思想家,墨家学说的创始人。但墨子究竟是哪里人氏,历来看法不一,至今仍有宋国人、鲁国人、楚国鲁阳人、印度人四说,莫衷一是。墨子究竟是哪里人呢?详考有关史料,笔者认为,...
假设连词"騫"、"即"使用情况研究——考《墨子·备城门》以下诸篇的成书时代
作者: 张国艳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居延汉简  假设连词  "節"  "即" 
描述:虽然"节"和"即"可以相互通假,但它们之间的通假只发生在实词层面;在虚词层面,它们存在着不同.居延汉简假设连词只用"即",不用"节".假设连词记作"节"是秦国方言的特点,而"即"是六国方言中使用的字.汉以后的文献中书写简单的"即"取代了"节"節.
《应同》篇与邹衍、后期墨家新论——论战国后期学术之演进问题
作者: 黄瑜 熊凯  来源:重庆社会科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吕氏春秋  五德终始  邹衍  后期墨家  战国后期 
描述:《吕氏春秋.应同》篇通常被今人视为引自邹衍五德终始思想的断片,这种流行已久的看法其实并不符合《应同》篇本意。从《应同》篇与邹衍、墨家之思想比较看《,应同》篇的五德终始学说可能是后期墨家根据吕不韦需要所改造的结果,讲五德终始的在战国后期也不止邹衍一家。这使得我们有必要对五德终始说在战国后期发展的多向性问题以及后期墨家的思想发展性问题做出新的认识。
对墨子兼爱思想的反思:谈兼爱思想对我国当前道德建设的启示
作者: 张宝石  来源: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兼爱  兼爱思想反思  道德建设 
描述:兼爱是墨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兼爱主张整体的爱,人与人之间无差别的爱.兼爱思想并没有在战国时代实现的主要原因是:兼爱思想作为一种高标准的道德理想脱离了当时的经济基础和客观现实;兼爱思想忽视社会主体之间存在着社会地位的差异性和利益的多样性,幻想跨越阶级之间的利益差别而实现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道德调和;兼爱思想具有明显的圣人立言、圣人代言的特征.这种道德建设模式,由于圣人的主观意志和客观现实之间存在矛盾冲突而最终失败.
义:墨子“尚同”理论的正当性基石——论“尚同”专制说
作者: 程宇宏  来源:职大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尚同  义  正当性 
描述:二十世纪以来,学者们用西方学术框架整理国故,而墨子的“尚同”说,常被学者们解释为“专制主义”,进而被称作中国历史上“独裁与暴君的始作俑者”,受到严厉的批判。事实上如果把“尚同”学说置于墨子自身的“治道”理论框架之内,墨子“尚同”之说论及了基于共享价值观的组织整合与组织管理原则;而墨子对于“义”的设定,构成为“尚同”之说的正当性基石。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谈墨子功利主义的教育思想
作者: 王洪亮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教育思想  “兼爱”  “兼士”  功利主义 
描述:平民出身的墨翟,从“相爱交相”“尚贤”“尚同”的政治主张出发。提出通过教育培养“士”“贤士”.达到“兴除害”的目的;提出了“素丝说”的人性假设;明确了“厚乎德性”“博乎道术”的人才标准;强调了重实用、轻文饰,重自然科学、轻“礼”“乐”之教的内容体系。
个体幸福与社会兴的诠释:伊壁鸠鲁与墨子幸福观之比较
作者: 高尚国 王学先  来源: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伊壁鸠鲁  墨子  幸福观  比较 
描述:在中西方伦理学史上,伊壁鸠鲁和墨子分别对幸福观问题做了自己的阐发,并形成各自独特的伦理学体系。在这两种思想基础差异较大的理论中,对个人合理欲望的肯定和对社会幸福的追求是相似的;而对个人幸福的关注程度和实现幸福的途径各有其不同的看法。对这两种幸福观进行比较研究,对人们关于幸福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大义·大·大爱——墨子核心价值体系析论
作者: 杨守戎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孔子  核心价值体系  大义  大利  大爱 
描述:为了深入理解墨子的核心价值体系,通过文献解读的方法,认为:墨子以“兴天下之利”为己任,主张行“大义”,弘“大爱”,谋“大”,构建了以“义”为核心的功利价值体系。同儒家核心价值体系建立在“家天下
上页 1 2 3 ... 25 26 27 ... 31 32 33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