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经》体例“说在”详解
作者: 张仁明  来源:毕节学院逻辑、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经下》用说在这一固定结构,作为出故的连接词,也可看作《墨经》体例之一。通过对说在后文字作形式(语法形式)、内容的分析,并考察了说在前后文的联系,并根据训诂学内证法的原理,对墨子书中的说、在二字作了
墨经》名实思想研究
作者: 韩继秀  来源:兰州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经  墨辩  名  实  辩 
描述:问题,《墨经》的观点“知其所知不知,说在以名、。”(《经下》)“名”和“墨经》中提出的真理标准,或者说区分不同类型知识的标准, “名”只能检验概念知识,”可以检验经验知识,墨子对“知
试论《墨经》数学的逻辑基础
作者: 燕学敏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逻辑    《墨经》    数学 
描述:影响了后代许多数学家的思维方式。 本文参阅较多文献,学习、研究《墨经》数学的基本内容,认为两者存在内在的联系,密不可分的;以往文理两科的学者对墨经数学和逻辑学分别进行研究,很少有人将
略论梁启超对《墨经》的研究
作者: 刘云华  来源:河南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校注  逻辑思想  辞  梁启超  墨经 
描述:略论梁启超对《墨经》的研究
浅论墨子的“实予名,以实察名”
作者: 梅良勇  来源: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取实予名  以实察名  言必立仪  三表法 
描述:墨子战国初年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在名和实的关系上 ,他首倡实予名 ,以实察名 ,正确地解决了名和实的关系问题。他还首次提出言论的标准 ,并以“三表法”作为检验言论的标准 ,这是对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的重大贡献。
广采约厚积薄发:《墨学与当代社会》述评
作者: 王恩旭  来源: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墨学  厚积薄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述评  中华民族精神  古代中国  自然科学 
描述:墨学尽管从秦汉后日益衰落,但却衰未绝,如地火,如暗流,生生不息,在儒道佛的夹缝中顽强生长.应该说,古代中国之所以在军事、逻辑、自然科学等方面取得骄人成绩,墨学功不可没.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培育
摹略万物之——后期墨家认识论
作者: 董志铁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后期墨家认识论  "过物"  "论物"  "为知 
描述:后期墨家在继承墨子唯物思想的基础上,论述了认识的基础、认识的过程及认识过程中的阶段性、认识所得知识的不同来源及种类,批判了以往认识论中的一些错误命题。后期墨家的认识论系统,感性、理性认识并重,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这种认识论对认识主体作用的强调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0图]墨经易解 一册
作者: 谭介甫  来源:商务印书馆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墨经易解 一册
[0图]墨经中的数学和物理学
作者: 方孝博  来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墨子(学科:  墨家(学科:  研究) 
描述:墨经中的数学和物理学
浅析《墨经》中的数学思想
作者: 任春光  来源:科教导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经  墨家  数学思想 
描述: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墨家的数学思想极具特色独树一帜.本文从墨家科学思想的成因入手,分析了中的数学思想及特点,旨在客观地揭示墨家数学思想在科技史上的价值.
上页 1 2 3 ... 25 26 27 ... 48 49 50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