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图片
视频
资料
-
柳宗元行政体制论和重民尚贤的行政管理思想浅析
-
作者:
张英魁 来源: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生民之意 郡县制 任贤用能 依法行政
-
描述:柳宗元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思想家,他在一系列的政治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行政管理思想。反对君权神授,认为行政权威来自于生民之意,坚持吏为民役的观点;反对分封制,主张实行郡县制;反对按时令进行赏罚,主张
-
《墨子》的行政管理思想及其对现代公务员管理的启示
-
作者:
兰兰 徐顽强 张红方 李江华 来源:湖北社会科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尚同 尚贤 兼爱 公务员管理
-
描述:墨子的尚同、尚贤和兼爱等理论构成了朴素的行政管理思想,值得我们在国家公务员管理方面学习、继承和发扬。其中,"爱民"应是公务员使命感的出发点,通晓民情、上情下达则是公务员的职责所在,在公务员的选拔环节首先推崇"德",要完善公务员的配置机制,注重有效激励提高公务员的积极性。
-
墨子思想对我国行政管理的启示
-
作者:
徐超 戴星 来源:经营管理者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思想 行政管理 绩效
-
描述:春秋战国之交的鲁国人墨翟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组织了墨者集团。墨子的核心思想"兼爱;尚贤;志功统一;节用"给后人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本篇论文对墨子思想的主要观点进行简单的阐述,并结合当今政府工作实际存在的问题,分析墨子思想中的精髓,在改善政府行政管理绩效工作上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
公共性的功利主义解析:墨子行政哲学理念的现代转换
-
作者:
汤浩 来源: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行政哲学 公共性 服务型政府 功利主义 墨子
-
描述:墨子行政哲学理念的经典表述是"一同天下之义"。其"义政"构想,是以对当时政弊的批判为前提的,深刻揭露了中国早期国家时期的政府不合理自利现象,不仅突出了政府管理的公共性内核,而且规定了先秦社会政府行政
-
中国古代行政管理思想探析:基于儒家和墨家思想的比较
-
作者:
赵璐 来源:中国-东盟博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仁政主义 法治主义 以德治国
-
描述:本文论述了先秦时期儒家和法家的行政管理思想,根据其特点,分别称之为儒家的"仁政主义"行政管理思想,法家的"法治主义"行政管理思想,并且评述了这些思想对现代行政管理活动的影响和启示。
-
[0图]墨子伦理思想研究
-
作者:
孙君恒 来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墨翟 研究 伦理思想
-
描述:本书主要研究了墨子伦理思想中兼爱、利本主义、人格伦理思想以及政治伦理、经济伦理、家庭伦理、技术伦理、生态伦理思想,和以“兼爱”、“非攻”为基础的和平主义伦理思想;并进一步探讨了当代西方对于墨子的研究以及墨子精神与当代社会的契合性。本书为枣庄学院墨学文化研究丛书之一。
-
墨子伦理思想探析
-
作者:
沈诗意 来源:浙江财经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子 伦理思想 实践价值
-
描述:和价值取向的影响。作为当时蜚声列国的显学之一,墨学对其他学派也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着力于墨子伦理思想的研究,试图从墨子伦理思想产生的渊源入手,通过对其历史背景的梳理及其哲学基础的分析,探寻墨子
-
墨子伦理思想概述
-
作者:
曹冬 来源:青年与社会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交相利 动机
-
描述:墨子,名翟,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人,墨家学派的始祖,工匠出身,且“博通古书”的思想家.出身于下层的墨子,对穷兵黩武、劳民伤财的统治者怀有极大不满,对下层百姓的疾苦抱以深切同情.为实现制止战争、安定社会、利世利民的主张,他四处奔走,躬身践履,甘愿与社会下层为伍,吃素食、穿破衣,“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
-
论墨子的伦理思想
-
作者:
张深远 来源:理论界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伦理思想 兼爱 贵义尚利 志功合一
-
描述:墨子的伦理思想内容丰富、独具特色,对当代中国的伦理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从墨子道德观的中心、独具特色的功利主义、道德评价原则、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思想、以及其它伦理范畴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
-
《墨子》的“信”伦理思想
-
作者:
傅礼白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诚信 伦理
-
描述:《墨子》对“信”伦理范畴的贡献首先是从不同角度对“信”的内涵作出了更为准确的界定。墨家一贯坚持“言必信、行必果”的立身处世原则 ,并以此而闻名于世。其社会理想“兼相爱、交相利”中就蕴含着互信的因素 ,建立在“兼爱”、“交利”基础上的“信”思想有着比儒家的“信”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