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仁爱”与“兼爱”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作者: 汪勇  来源: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兼爱  仁爱  和谐社会 
描述:仁爱与兼爱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谐社会,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理想和目标。和谐社会的建设,既要制定和谐的国家典章制度,又要建立处理个人、家庭、国家、社会关系的和谐原理、原则。孔子以仁者、爱人为指导
简约设计——由墨子节用篇的观点说开去
作者: 赵源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简约设计  墨子  物质  精神 
描述:简约主义源于20世纪初期的西方现代主义,其前身实际上是减少主义,其风格就是按照减少减少再减少的风格进行创作的,这种理念,其实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所体现了,本文将从墨子节用篇中来阐述简约的设计理念,并提出当代我国设计是否单纯的遵循墨子提出的理念来进行创作。
电影剧本《墨子之战》和电影《墨攻》比较——关于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及情节结构的类同性
作者: 单万峰  来源:艺术评论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思想  墨子  人物语言  电影剧本  情节结构  人物形象  主题思想 
描述:《墨攻》是一部好片子,一些评论家说它是迄今中国所有大片中最好的一部。可是很不幸,关于编剧署名权的争执发生在它身上。这个板块中站在编剧李树型一边的学者告诉我们:编剧也是弱者,与许多女演员一样,是被损害的。“保护编剧人权”,实有必要,是提高中国电影水平不能避开的要素之一。发表这些文章,我们多次与《墨攻》的投资方华谊兄弟公司和导演张之亮的助理联系,他们表示对学者的文章不予辩答。
论“爱有差等”与“爱无差等”: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思想比较研究
作者: 杨学梅  来源:河南科技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仁爱  兼爱  爱有差等  爱无差等 
描述:儒家相对的墨家则提出了爱不分等级、不分亲疏贵贱、不分远近的“兼爱”主张。本文在对儒家的“仁爱思想墨家的“兼爱”思想的提出背景、内涵、实施方法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结合收集的有关儒墨两家爱人思想的研究成果
论“爱有差等”与“爱无差等”: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思想比较研究
作者: 杨学梅  来源:河南科技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仁爱  兼爱  爱有差等  爱无差等 
描述:儒家相对的墨家则提出了爱不分等级、不分亲疏贵贱、不分远近的“兼爱”主张。本文在对儒家的“仁爱思想墨家的“兼爱”思想的提出背景、内涵、实施方法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结合收集的有关儒墨两家爱人思想的研究成果
孔子在《墨子》中的形象及地位
作者: 余树苹  来源: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孔子形象  《墨子》  竞争者 
描述:讨论中的孔子形象,不能离开墨者对孔子地位的理解.对孔子有着认同,但更多的是批判.被认同的孔子形象体现的是孔子在当时的影响,是客观世界的孔子;受批判的孔子体现墨者对孔子的敌意,是墨家主观世界中的孔子
论《墨子》中的圣人形象
作者: 方波  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人才品第  尚贤  人才思想  圣人形象 
描述:、任贤等特点,并与儒家在圣人形象、爱人、任贤等方面的异同进行比较,较为全面地梳理《墨子》中的圣人形象,从而发现《墨子》一书中的圣人形象就是墨家思想主张的代言人。
试析《墨子》中孔子的形象特征
作者: 张岩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孔子形象  原质性  叛乱者 
描述:变异性是战国诸子典籍描绘孔子形象时所呈现出的一个共同的显著特征 ,而这种变异性在《墨子》一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墨子后学大肆捏造事实 ,使孔子形象走向了自己的反面。
儒家“仁爱”之自律性与墨家“兼爱”之他律性
作者: 骆毅  来源:滁州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儒家  墨家  仁爱  兼爱  人性  自律性  他律性 
描述: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社会动荡,礼崩乐坏,儒墨对社会的现实状况产生深深的忧患意识,他们推崇圣王,以平治天下为己任,寻求救世济民之良方。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找到的是"仁爱",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找到的是
“兼爱”与“仁爱”、“博爱”:论墨家“兼爱”伦理的现代文化价值
作者: 胡激  来源:苏州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兼爱  仁爱  博爱 
描述:可见的“物质桥梁”的话,那末,墨家的“兼爱”伦理也许对建立与这个“物质桥梁”相适应的“精神桥梁”具有比儒家的“仁爱”伦理更加积极的意义,因为墨家的“兼爱”伦理与基督教的“博爱”伦理具有相似的神学基础,它们之间更容易建立起一种有利于彼此开展互相对话和思想沟通的共同文化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