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的语言学思想
作者: 艾红娟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指称论  修辞论  墨家  名学理论  文质观 
描述:墨学在先秦时期和儒学并称为显学,在学术疆场上分庭抗礼,势均力敌.自汉代"罢黜面家,独尊儒术"之后,墨学走向了衰微.该文力求分析《墨子》中的语言理论实践,深入挖掘它蕴含的语言学思想,从墨家的名学理论指称论、墨家的辩学理论语用论,墨家的文质观修辞论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系统地论述.
《墨子》疑问代词用法分析
作者: 李琦  来源: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古汉语  墨子  疑问代词 
描述: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和种类上较为复杂,一般而言,疑问代词可以根据询问的主要内容大致分为询问人、询问事物、询问处所等三类。本文考察了《墨子》中的所有疑问代词,发现各个疑问代词语用功能很不平衡,将其语音形式分为匣母、禅母、影母三系。结合例句详尽分析了主要的疑问代词的语法功能。
对“兼爱”概念的逻辑分析
作者: 周志荣  来源:清华大学哲学系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兼爱  爱人  关系 
描述:“人人相爱”的基础上对其相关性质进行了重新分析。“兼爱”“博爱”并不等同,前者包含后者于其中;在“被爱者”的范围上,“兼爱”还优越于儒家“仁爱”。这些分析的结果显然以往的流行看法颇为不同。而这些新认识对于我们以全新的视角看待长期以来备受冷落的墨家哲学也是大有裨益的。
《墨子》中自然科学命题选译
作者: 李雨丰  来源: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译文  成象  《墨子》  凹面镜  经说  物体  光源  焦距  自然科学  木柱 
描述:墨子,姓墨名翟,春秋末、战国初年鲁国人。曾经做过手工业工匠,有丰富的手工业生产经验。其言论代表了当时小生产者的利益。《墨子》一书属于墨家学派的经典,其中记载了不少有关自然科学的命题。兹录译于后,以备参考。
墨家“杀盗非杀人”的命题新解
作者: 张青卫  来源:船山学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诡辩  偷换概念  举例不当  混淆概念 
描述:对墨家"杀盗非杀人"的命题,逻辑界大致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这一命题是诡辩,另一种观点认为这一命题是正确推理的结果,其实两种看法均有偏颇。正确的说法是:墨家在此处举例不当,犯了混淆概念的错误。
墨家“杀盗非杀人”命题解析
作者: 杜音  来源: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  逻辑结构  墨经  外延  逻辑学家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兼爱”  思维  类名 
描述:《墨经·小取》:“盗,人也;多盗,非多人也;无盗,非无人也。奚以明之?恶多盗,非恶多人也;欲无盗,非欲无人也。世相与共是之。若若是,则虽‘盗,人也;爱盗,非爱人也;不爱盗,非不爱人也;杀盗,非杀人也’,无难矣。” 这段论述从总的过程来看是一个“援”式推论。但“盗,人也;杀盗,非杀人也”本身却是“侔”式推论中“是而不然”的一个实例。其逻辑结构值得辨析。
从“以辞舒意”看墨家的命题
作者: 王祥波  来源: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以辞舒意  命题  判断  真假  周延 
描述:本文试图用现代逻辑学命题判断的知识,考察墨经的语言特点,特别是有关逻辑学命题论的部分内容。墨家命题论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墨经的"以辞舒意"蕴含着深刻的逻辑学知识,表明墨家对语言和思维的逻辑关系有着得深刻的理解。
墨家“杀盗非杀人”的命题不是诡辩
作者: 孙中原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战国时期的墨家著作《小取》中有“杀盗非杀人”的命题。历来许多人误解了这个命题,把它看成诡辩。荀子说:“‘杀盗非杀人也’,此惑于用名以乱名者也”(《荀子·正名篇》)。荀子说得太简单,我们不能断定他说的
墨家“杀盗非杀人"的命题是诡辩
作者: 于惠棠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在1963年11月1日光明日报《哲学》副刊上,读到孙中原同志写的《墨家“杀盗非杀人”的命题不是诡辩》一文,作者为墨家“杀盗非杀人”的命题作了辩解,认为墨家对“杀盗非杀人”的论证是“合乎逻辑的”、“不存在着什么‘偷换概念的错误’”,因而“不能说
析《墨经》的“无厚”概念和辩者的“尺棰”命题
作者: 周焕山  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经  无厚  端  尺棰命题 
描述:、兼等词语的含意,给出有别于前贤的某些新解释。该文的后半部分讨论《墨经》的“非半”命题和《庄子》中辨者的“尺棰”命题。两者所用方法相同,实质上都是二分法,但得出的结论却迥异。该文认为,“尺”命题对“非半”命题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并用集合论现点对此作了进一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