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杀盗杀人”是一个朴素的辩证的命题
作者: 陈卓祥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  墨子  “人”  芝诺  形式逻辑  后期墨家  属概念  一般与个别  苏格拉底  个别性 
描述:。”(《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第483页)如果这个断定是正确的,那么从荀子在《正名篇》中对“杀盗杀人”命题的非难可以看出,此命题早已在《小取》成书以前就已存在并引起了人们的注目。由于荀子对“杀盗杀人”命题
从《礼记·乐记》看儒家的乐论——兼论墨家之“乐”
作者: 杨雅丽  来源: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礼记·乐记》  察乐知政  乐教  礼乐  墨家  非乐 
描述:井然有序之特征 ,故礼作用于社会是别异 ,乐作用于社会是和同 ;乐有“移风易俗”、弘扬美善道德之作用 ,故儒家注重乐的社会功能 ,提倡乐教。墨家“乐” ,是出于对社会现实、民众疾苦的关怀和对腐朽统治者的批判 ,有历史的合理性 ,但墨家又滑向了“矫枉过正”之极端
附性推理规范化尝试(兼评墨家“杀盗杀人”)
作者: 罗契 郑伟宏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逻辑)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描述:附性推理规范化尝试(兼评墨家“杀盗杀人”)
墨家“杀盗杀人”的命题是否是偷换了概念
作者: 骆风和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墨子《小取》中有下列几个同样的推论: 获之亲人也;获事其亲事人也。其弟美人也;爱其弟非爱美人也。车木也;乘车乘木也。…………盗人也;杀盗杀人也。对这种形式的推论,是否偷换了概念,有不同意见,我想谈一下我的看法。这种形式的推论,肯定是附性法的推论,对此有下列规律:
墨经《小取》“一是而一”语言表达的解构分析
作者: 祁小雯  来源:求索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辩逻辑  一是而一非  侔式推理  语言分析 
描述:"辞"和"说"是墨逻辑中的两种重要思维形式。以说出故,以故立辞。"一是而一"这一逻辑论断即为侔式推理的产物。本文对《小取》中"一是而一"这一逻辑论断的语言表述进行解构分析,研究发现在其中10个
重贤不尚贤 用贤且防贤:韩非贤能观初探
作者: 袁礼华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韩非  贤能观  明法  举贤任能  使贤用能 
描述:韩非的贤能观以维护君主独裁专制的法治理论为基础。韩非虽充分肯定贤能在辅佐君主建功立业中的重要作用,但同时也严厉抨击了战国时期“上贤任智无常”造成弑君篡位的弊端,“上 (尚)法不上 (尚)贤”,用贤以“明法”为的彀是韩非贤能观的本质。举贤任能,韩非主张以“参伍之道”察言识人,以“隐栝之道”大量使用一般人才,坚持原则反对用人的不正之风。使贤用能,韩非强调以法治官与用术禁奸相结合,充分调动百官尽忠尽责的积极性。
多元文化背景下 墨家思想在商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刍议
作者: 吴婷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多元价值观  商科院校  墨家思想  湖湘文化  思政教育 
描述:在文化的多元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大学生们形成了多元价值追求。作为担负未来经济发展责任的主体的商科院校大学生面临不少诱惑和困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加强与他们的联系,从时代和传统中找到新的工作思路。本文试图从墨家学说入手,结合湖南区域文化特点,探寻有益于商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出路。
多元文化背景下墨家思想在商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刍议——以湖南地区为例
作者: 吴婷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多元价值观  商科院校  墨家思想  湖湘文化  思政教育 
描述:在文化的多元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大学生们形成了多元价值追求。作为担负未来经济发展责任的主体的商科院校大学生面临不少诱惑和困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加强与他们的联系,从时代和传统中找到新的工作思路。本文试图从墨家学说入手,结合湖南区域文化特点,探寻有益于商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出路。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关于法思想的争鸣:儒家、墨家、法家法律思想初探
作者: 魏娜  来源:法制与社会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春秋战国  百家争鸣  儒家  墨家  法家 
描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儒家、墨家、法家是在法律思想方面影响较大的三个学派,他们对我国古代法律思想的发展,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墨学研究之回顾、反省与再
作者: 王兴国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学研究  重估  墨学诠释学 
描述:通过对墨学研究历史的回顾与反省,尤其是对清代与20世纪墨学研究的贡献与缺失从方法论与诠释学的角度进行总结、分析与重估,以此来展望未来的墨学研究,寻求对墨学的客观了解与创造的诠释之间的平衡点,创建一套墨学诠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