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图片
视频
资料
-
以言取效:试论《墨经》逻辑的言语行为思想及其实践价值
-
作者:
阮立平 来源:西南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逻辑 言语行为 《墨经》
-
描述:)。总之,和古代希腊最早的名实关系的讨论(从埃利亚派和赫拉克利特到亚里士多德)庶几同时。《墨经》“经、说、取”六篇而外,《墨子》中的其他著作如《兼爱》、《非攻》、《尚同》、《尚贤》、《天志》、《明鬼
-
从理念到制度:中国古代的“尚贤”实践
-
作者:
卢向国 来源:紫光阁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尚贤 中国 古代 实践 传统政治 贤人
-
描述:贤,在中国古代有两层含义:其一,优秀的品德;其二,卓越的才能。这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的人,便是贤人。“尚贤”,就是崇尚贤人。从一定的角度看,中国传统政治就是一种“尚贤”政治。
-
基督教“圣爱”与墨家“兼爱”:“爱”与“正义”关系理论的类型学考察
-
作者:
马腾 来源:中山大学法学院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一、爱与正义的问题:"宗教与法律"的桥梁宗教与法律的关系问题,伯尔曼曾在《法律与宗教》中第一章指出两者在四个方面的同质性。该书第三章《宗教中的法律》专门讨论了"爱与法律"的问题,强调两者的紧密联系。可见"爱"是宗教与法律关系问题的一个媒介。于是,在"宗教中的法律"或是"法律的宗教因素"这一范畴中,宗教与法律的关系典型地体现为爱与正义的关系。基
-
论“爱有差等”与“爱无差等”: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思想比较研究
-
作者:
杨学梅 来源:河南科技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仁爱 兼爱 爱有差等 爱无差等
-
描述:儒家相对的墨家则提出了爱不分等级、不分亲疏贵贱、不分远近的“兼爱”主张。本文在对儒家的“仁爱”思想与墨家的“兼爱”思想的提出背景、内涵、实施方法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结合收集的有关儒墨两家爱人思想的研究成果
-
墨子思想在构建和谐高校中的价值思考——以“兼爱”“节用”和“非命”为例
-
作者:
何艳 马立智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思想 和谐高校 价值
-
描述:墨子思想当中的“兼爱”伦理因其对等互报的原则和赏善罚恶的机制,有助于建立高校和谐的人际关系,“节用”的经济思想因其在消除差距、维护普通平民利益的作用而突显了其对高校当下的消费模式的警示和榜样价值,“非命”思想的当代内涵对于帮助我国高校学生当中的弱势群体来树立积极向上的信仰体系也是颇有益处。
-
仁爱、兼爱与博爱:儒、墨伦理文化与基督教伦理文化比较
-
作者:
张少恩 孙秀芳 田会轻 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仁爱 兼爱 博爱 超越 差等之爱 宽博
-
描述:仁爱、兼爱与博爱分别作为轴心时期儒、墨、耶思想体系的核心观念,三家思想在追求和平、注重践行等方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然而从其各自特性上分析,三家之爱在基本立足点、发生逻辑、爱的超越性等方面上又有各自
-
兼爱利他擦亮使命:2012岁末写给中国企业家们
-
作者:
李勇 来源:卓越管理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
描述:掩卷2012,这一年,发生在中国企业界那些如春草般鲜活的成长、那些被秋霜浸染却不屈不挠的逆势飞扬,那些波谲云诡、那些风云激荡,一件件、一幕幕,仍挥之不去、过目不忘。 欢喜与忧虑交织、进步与遗憾并行的2012,注定是中国当代企业发展史上那道最深的刻痕,值得我们去总结,以及铭记。 企业自诞生的那一刻起,其优越性之一就在于其内部交易成本一定是低于社会交易成本的。从这个原点出发,才有可能滋养出创新、效率以及对整个社会群体持续不断的贡献。
-
兼爱利他 擦亮使命:2012岁末写给中国企业家们
-
作者:
暂无 来源:现代企业教育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企业家们 中国 利他 兼爱 企业界
-
描述:掩卷2012,这一年,发生在中国企业界那些如春草般鲜活的成长、那些被秋霜浸染却不屈不挠的逆势飞扬,那些波谲云诡、那些风云激荡,一件件、一幕幕,仍挥之不去、过目不忘。
-
公益项目阶段性评估——以昆山“兼爱之家大重病居民关爱服务”为例
-
作者:
杨玉 来源:学理论(中旬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
描述:公益项目阶段性评估——以昆山“兼爱之家大重病居民关爱服务”为例
-
公益项目阶段性评估:以昆山“兼爱之家—大重病居民关爱服务”为例
-
作者:
杨玉 来源:学理论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昆山市 公益项目 阶段评估
-
描述:昆山市花溪社区常青藤服务中心通过昆山公益创投活动成功申请资金,用于本社区大重病居民关爱服务。这对于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意义重大,一是首次对于公益项目运作的尝试;二是首次必须为大重病居民提供专业化服务。通过亲身参与,并结合自身专业知识,总结出该项目阶段性服务活动执行的经验教训,对该社区今后相关服务有所帮助,也为目前较热的各城市"公益创投"活动有所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