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图片
视频
资料
-
墨子的兼爱理想与世界和谐的构建
-
作者:
江畅 来源:职大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兼爱 世界和谐
-
描述:墨子提出的“天下之人皆相爱”理想,虽然没有实现,但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在全球一体化和现代化的今天。面对日益盛行的个人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或国家至上主义;面对一切湮没在利害关系之中的无情无爱世界,面对
-
墨家思想研究的反思──从历史、哲学与诠释的角度论起
-
作者:
孙长祥 来源:职大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思想 思想史 哲学诠释
-
描述:本文旨在盱衡当代国际学术的视野,综合省察百年来墨家思想研究的进路,归纳出历史、哲学与诠释三个向度,撮其要点,分别说明各类型的主要概念与特征,以作为可能开拓墨家思想研究国际化的参考.
-
欲求与秩序:寻求在墨家思想根底的人性把握
-
作者:
冈本光生 来源:职大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兼爱 尚同 欲求 秩序
-
描述:墨家认为,人是追求实现自己欲求的能动性的存在,秩序不否定却利用这个欲求而得以形成。於兼爱论在追求"利"的过程中,通过"利"的交换形成秩序。於尚同论在追求"义"的过程中,通过对上位者"调谐"形成秩序
-
墨家辩学的“有效性”思想——语用学与语用逻辑的维度
-
作者:
张斌峰 来源:职大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辩学 语用学 语用逻辑 恰当性 真实性
-
描述:(语义上的)真实性、(语用上的)恰当性与真诚性以及(语形学或形式上)正确性的关联性与统一性。因此,合理而又恰当地把握墨家辩学与现代语用学、语用逻辑(综合性的)有效性及其关联性策略,对于当代社会人际间的有效沟通与交际,对于重构和开拓墨家辩学的“语用逻辑”思想有着重要的现代价值。
-
摩顶放踵著墨学:追忆王讚源先生的事迹和思想
-
作者:
杨武金 来源:职大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两岸墨学研究 墨经研究团队 墨学研究后续人才
-
描述:王讚源先生是两岸墨学研究最早的重要推动者,他竭尽全力推动墨学国际研讨会在大陆和台湾得到成功举办,努力组织两岸学者联合著作《墨经正读》这一墨学研究的重要力作,他在学术研究上力求认真、踏实,在墨学的研究中有不少"斩获"性的重要成果,他又为努力培养墨学研究的后续人才用心良苦,是我们后来的墨学研究者需要学习的榜样。
-
墨子的义利观与现代商业伦理的构建
-
作者:
宋赛花 来源:职大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义利观 现代商业伦理 义利之辩
-
描述:义利之辩是先秦的思想家们极为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儒家主张重义轻利,法家主张重利轻义,墨子兼采儒法之长,提出尚利贵义,主张义利并重,体现了一种合理有限的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符合当代人的行为倾向。墨子的义利观为我们构建现代商业伦理提供了义利统一的基础性原则和交相利的手段性原则。
-
墨子"法"观念与当代群体伦理关系之探讨
-
作者:
吴进安 来源:职大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法 法仪 群体伦理
-
描述:墨子哲学对于立论、行事及治道等方面,主张以"法"作为鹄的与标准,其内容从最基础的政治生活与人间秩序的"法仪",到"言有三表"的三法,最后提出"天志"作为人间价值权衡的最高标准.从人文化育与宗教制裁
-
墨子的十大发明与发现——李约瑟《中国之科学与文明》书后
-
作者:
史墨卿 来源:职大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十大发明与发现
-
描述:指出《墨子》一书,虽断简残篇,难窥其全,致较缺乏明晰系统之说,但其领域甚广,开创实多,计有十项:今日“原子论”的惊人先驱之说;中国思想中“量”的发现;天文学中日月对恒星位置之退行运动;数学中“零
-
对等互报:墨子兼爱伦理的价值准则与现代意义
-
作者:
刘刚 来源:职大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兼爱 对等互报 现代意义
-
描述:的实践品格,要求墨子必须阐明兼爱原则在对等互报运行机制下,如何解决实然与应然怎样统一的实践难题,为此,墨子赋予了兼爱伦理以功利、他律、公义和普遍性多重特征。重温墨子的这些思想,对认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如何建起客观、平等、公正和现代社会关系,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
《墨子·兼爱》上、中、下篇是关于兼爱吗?:“爱”范围的不断扩大
-
作者:
戴卡琳 来源:职大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兼爱 相爱 墨子 爱的范围 天志
-
描述:学界一般认为,“兼爱”是墨学最早且最重要的主张.本文将论述,“兼爱”很可能是由墨子弟子,或是后世墨者所提出.《兼爱》上、中、下只是“兼爱”概念的出发点.这个看法的依据是:《兼爱》上的作者把墨子“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