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图片
视频
资料
-
法、类与墨辩─含取之知与道之行
-
作者:
林从一 来源:东吴哲学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辩 类 法 含取之知
-
描述:本文認為墨「辯」主要關注的問題是「我們如何能將載於文字口語的道實現於實際行為中」或「我們如何能從『不含取之知』過渡到『含取之知』」,而墨「辯」所扮演的正是這個橋樑的角色。與「辯」關係密切的「法」概念及「類」概念能不能擔負該橋樑角色?墨「法」的主要內容是天與古聖王,然而天與古聖王或者他們意圖、實現行為的途徑、行為等等性質脫離了生活實踐脈絡,以至無法橋接「不含取之知」到「含取之知」。本文分析並發現墨「類」是一種生活行動劇,它將行動者的意圖、實現行為的途徑、行為等等成分密切連結到行動者的日常生活處境中,它是一個動態的流程:將你投入一個生活處境中,你產生一個意圖,這個處境將促使並提供你實現意圖的工具,進而做出行動。據此,本文認為「類」足以橋接「不含取之知」與「含取之知」。
-
《墨辩》与亚里士多德的“类”概念之比较
-
作者:
周丽萍 来源:逻辑与语言学习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
描述:《墨辩》与亚里士多德的“类”概念之比较
-
从先秦文化特点看《墨辩》的“故、理、类”
-
作者:
曾昭式 来源:南都学坛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先秦文化特点 墨辩 “故 理 类”
-
描述:我国先秦时期后期墨家建立了辩学,“故、理、类”是墨家辩学的重要范畴。它们是为谈说论辩服务的,有别于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理论的三段论的前提,有其独特的内涵。这是先秦文化特点决定的,东西文化的差异,决定着
-
《墨经》“止类以行人,说在同”译释思考
-
作者:
樊国萍 李梅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经 行人 墨论 体系解释 历史解释
-
描述:《墨子》是我国先秦时墨家著作的重要经典,《墨经》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经文排序需旁行而读,语言凝练,文意晦涩,以致理解较难。如对《经下》中"止类以行人,说在同"的理解,传统学者孙诒让、梁启超等仅是从
-
墨子“三表法”与“察类明故”思想研究
-
作者:
耿静波 韩剑英 来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三表法 察类明故
-
描述:墨子是中国最早意识到并总结出科学方法与哲学方法的人,是中国思想史上明确提出建立系统方法论的第一人。而作为墨子系统方法论的2条主要原则——三表法与察类明故法则体现了墨子在经验和理性两方面为建立系统
-
翻译中的逻辑形式推演:以其在W.P.Mei的《墨子》英译版本中的应用为例
-
作者:
韩旭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翻译策略 逻辑形式推演 墨子 梅贻宝
-
描述:,翻译操作过程的研究便是这些重要课题之一,而其中一项重要操作过程为逻辑形式推演。尽管这一领域在国内外的翻译研究中都鲜有涉及,本文意在打破传统翻译研究的桎梏,大胆探索这一重要课题。本文着重研究信息类文本
-
前期墨家论证法则之形式、蕴义与影响-以“三表法”为主的观察
-
作者:
暂无 来源:台北大学中文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 三表法 逻辑 实证主义
-
描述:前期墨家论证法则之形式、蕴义与影响-以“三表法”为主的观察
-
度探墨子与韩非子君主专制思想的路径选择
-
作者:
高云飞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子 韩非子 君主专制 路径
-
描述:墨子与韩非子生当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天下战乱、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为了解决当时纷乱的社会局面,他们怀着强烈的政治责任意识和救世的意识提出了各自相应的理论,以期盼社会秩序的重建。由此可见,他们虽分别属不同的学派,但在君主专制的问题上却有可相互比较的思想。本文就墨子、韩非子君主专制思想的比较分为三部分论述。第一部分论述了墨子的“尚同”思想以及韩非子受“尚同”思想的影响得出了自己的创获。墨子把实现“兼爱,交利”的社会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为达到这一政治理想的目的,墨子所走的是“尚同”路径,他提出了“上同而不下比”的“一同天下之义”和“上之所是,必亦是之;上之所非,必亦非之”的政治思想,实质上这种“尚同”的思想即为君主专制的思想。而韩非子则把“君权至上论”作为自己政治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他的这种政治思想较墨子的尚同思想更为直接、明确的体现了君主专制思想。第二部分论述了墨子的“列德”“尚贤”思想;并论述了韩非子“上法而不尚贤”与“务法而不务德”的思想。墨子的“尚贤”思想冲破了氏族血缘的界限,提出了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观念。韩非子在突破宗法世袭制上虽与墨子具有一致性,但他却不象墨子那样主张选用贤人治国。韩非子在选用人才方面不象墨子那样过于注重品德,而是注重能力,他认为在非常时期,要善于选用非常的人才,不必过于苛求人才的品德,只要对国家的富强做出贡献的人,不管品德如何,都是韩非子理想的人才。第三部分论述了墨子实现“尚同”的手段——赏罚、告奸和连坐,韩非子对此有进一步发挥,提出了法、术、势三者相结合的君权统治术。将赏罚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在这一点上,墨子与韩非子是一致的,但不同的是,墨子主张适当赏罚,而韩非子却主张轻罪当重罚,这样可以实现“以刑去刑”。此外,墨子提出了告密、连坐的思想,商鞅将连坐制度化以后,韩非子在商鞅的学派中吸取了告密连坐思想,并进一步做了发挥,使君主专制、君主集权的学说登上了极顶。从历史角度看,墨子主张博爱,是平民思想家的代表,而韩非子残苛少恩,是当时旧贵族的代表,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他们二人在君主专制、君主集权思想上有很多相通之处,这能够使更好的便于我们认清先秦诸子在政治思想上的内在联系。
-
度探墨子与韩非子君主专制思想的路径选择
-
作者:
高云飞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子 韩非子 君主专制 路径
-
描述:墨子与韩非子生当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天下战乱、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为了解决当时纷乱的社会局面,他们怀着强烈的政治责任意识和救世的意识提出了各自相应的理论,以期盼社会秩序的重建。由此可见,他们虽分别属不同的学派,但在君主专制的问题上却有可相互比较的思想。本文就墨子、韩非子君主专制思想的比较分为三部分论述。第一部分论述了墨子的“尚同”思想以及韩非子受“尚同”思想的影响得出了自己的创获。墨子把实现“兼爱,交利”的社会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为达到这一政治理想的目的,墨子所走的是“尚同”路径,他提出了“上同而不下比”的“一同天下之义”和“上之所是,必亦是之;上之所非,必亦非之”的政治思想,实质上这种“尚同”的思想即为君主专制的思想。而韩非子则把“君权至上论”作为自己政治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他的这种政治思想较墨子的尚同思想更为直接、明确的体现了君主专制思想。第二部分论述了墨子的“列德”“尚贤”思想;并论述了韩非子“上法而不尚贤”与“务法而不务德”的思想。墨子的“尚贤”思想冲破了氏族血缘的界限,提出了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观念。韩非子在突破宗法世袭制上虽与墨子具有一致性,但他却不象墨子那样主张选用贤人治国。韩非子在选用人才方面不象墨子那样过于注重品德,而是注重能力,他认为在非常时期,要善于选用非常的人才,不必过于苛求人才的品德,只要对国家的富强做出贡献的人,不管品德如何,都是韩非子理想的人才。第三部分论述了墨子实现“尚同”的手段——赏罚、告奸和连坐,韩非子对此有进一步发挥,提出了法、术、势三者相结合的君权统治术。将赏罚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在这一点上,墨子与韩非子是一致的,但不同的是,墨子主张适当赏罚,而韩非子却主张轻罪当重罚,这样可以实现“以刑去刑”。此外,墨子提出了告密、连坐的思想,商鞅将连坐制度化以后,韩非子在商鞅的学派中吸取了告密连坐思想,并进一步做了发挥,使君主专制、君主集权的学说登上了极顶。从历史角度看,墨子主张博爱,是平民思想家的代表,而韩非子残苛少恩,是当时旧贵族的代表,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他们二人在君主专制、君主集权思想上有很多相通之处,这能够使更好的便于我们认清先秦诸子在政治思想上的内在联系。
-
[0图]民国丛书 第4编 5 哲学宗教类 儒墨之异同、墨子学案、墨子大义述、墨学源流
-
作者:
杨大膺 郎擎霄 梁启超 来源:上海:上海书店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民国丛书 第4编 5 哲学宗教类 儒墨之异同、墨子学案、墨子大义述、墨学源流
上页
1
2
3
...
6
7
8
...
47
48
49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