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墨家“修身”思想对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作者: 张遂志  来源:学理论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  修身  廉政文化  重要性 
描述:中国古代的廉政文化、修身思想所代表的自律文化对廉政文化有基础作用。墨家"修身"思想是古代廉政文化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墨家将修身作为人们学习和治国理政的根本,提倡"反之身者也"的根本修身方法,坚持实践和批判理性、强调实际能力,提升自我的批判理性和树立正确的交友文化三个方面。
浅谈墨家“修身”思想对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作者: 张遂志  来源:学理论(下)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  修身  廉政文化  重要性 
描述:中国古代的廉政文化、修身思想所代表的自律文化对廉政文化有基础作用。墨家“修身”思想是古代廉政文化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墨家将修身作为人们学习和治国理政的根本,提倡“反之身者也”的根本修身方法,坚持实践和批判理性、强调实际能力,提升自我的批判理性和树立正确的交友文化三个方面。
墨家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
作者: 宋颖  来源:人民论坛(中旬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墨子  兼爱 
描述:墨家哲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诸多契合点。"兼爱"思想彰显了追求"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的道德取向,"无差等"的理念与社会主义社会人人平等、公平正义的观念契合,"天为法则"的政治哲学带有"民主法治"的色彩,"节用"思想表现出勤俭节约的精神,"尚农事"的主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富强"的表述。
墨家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
作者: 宋颖  来源:人民论坛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墨子  兼爱 
描述:墨家哲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诸多契合点。"兼爱"思想彰显了追求"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的道德取向,"无差等"的理念与社会主义社会人人平等、公平正义的观念契合,"天为法则"的政治哲学带有"民主法治"的色彩,"节用"思想表现出勤俭节约的精神,"尚农事"的主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富强"的表述。
中国共产党“三大作风”的墨家文化渊源
作者: 刘振远 张晓群  来源:才智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三大作风  墨家文化  渊源 
描述: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实践中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三大作风"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与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而且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渊源。墨家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共产党"三大作风"的形成影响深远。
墨子、墨家及墨子进步的社会观和认识论
作者: 周士敏  来源: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墨家  社会观  认识论 
描述:墨子是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家是一个组织严密带有宗教色彩的禁欲主义团体。墨子代表了小手工业者的利益,像墨子这样的平民思想家,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不多见的。墨子主张的"兼以易别"的社会理想,"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的政治理想和经验主义的认识论思想,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墨家哲学思想看检察机关支持起诉制度
作者: 陈昊博  来源:法制博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  哲学思想  检察机关  支持起诉 
描述: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诞生了诸多的政治家、思想家,同时也为后世贡献了诸多的哲学思想,在这些思想中有很多随着历史的沉淀衍生为现代法律制度的一些基本思想,为现代具体法律制度提供着思想支持。墨家思想便是
墨家哲学思想看检察机关支持起诉制度
作者: 陈昊博  来源:法制博览(中旬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  哲学思想  检察机关  支持起诉 
描述: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诞生了诸多的政治家、思想家,同时也为后世贡献了诸多的哲学思想,在这些思想中有很多随着历史的沉淀衍生为现代法律制度的一些基本思想,为现代具体法律制度提供着思想支持。墨家思想便是
解析墨家思想及其当代意义:以《墨攻》为例
作者: 符腾  来源:现代装饰(理论)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描述:墨家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显学,在当时影响颇广,但由于自身的特点,在之后的两千余年中多处于沉寂。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普罗大众乃至学术界对墨家学说的关注明显增多,06年《墨攻》的上映更带动
墨家“十论”是否代表墨翟的思想?:早期子书中的“十论”标语
作者: 戴卡琳 袁青 李庭绵  来源:文史哲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墨家  “标语”(motto)  十论  兼爱 
描述:"或许不是墨子思想的最初产物,而是在《墨子》编写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二、周汉诸子在谈论墨家学说时,并非总是一致地以"十论"描述墨学,通常只提"十论"中的某几条标语。更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唐宋以后的儒者与当代
上页 1 2 3 ... 95 96 97 ... 122 123 124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