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年台湾儒学、墨学论战之思维与诠释
作者: 翁聖峰  来源:台北师院语文教育学系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儒学墨学论战  台湾传统思想  台湾儒墨论战  連雅堂  张纯甫 
描述:儒学墨学论战与非孝论、乡土文学是日治时期台湾反传统思维的一环,各不同文化層面都可發現新 舊並呈的现象,衝擊既有的文化體制。無論是在台湾或中國知識分子對傳統文化重新主估,儒學、墨學論 戰可視爲傳統文人
台湾学者关于墨子里籍东西鲁说之比较
作者: 萧鲁阳  来源:平原大学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里籍  东鲁说  西鲁说 
描述:院长刘蔚华撰文主张西鲁说 ,山东大学张知寒教授又提出滕州说。台湾学术界研究墨子学者冯成荣出版有关墨学著作六部 ,比较了墨子里籍之东西鲁说 ,认为东鲁说不够周严 ,很难成立 ;滕州说是空穴来风 ,不辨菽麦 ;西鲁说论据充分 ,令人信服
论战国后期诸子对墨子思想的接受
作者: 武振伟  来源:山东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吕氏春秋》  墨子  荀子  韩非  接受 
描述:墨家是先秦显学之一。墨子作为墨家的创始者,也是墨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其学说集中体现于《墨子》一书中。墨子的社会政治思想对当世的诸子百家学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自墨子时代起,墨子的社会政治思想即开始被诸子所接受。 本文试图借鉴西方接受理论,从接受的角度研究墨子学说,并以儒家、法家、杂家中的代表荀子、韩非、《吕氏春秋》作为接受的三个考察点,以三家接受墨子学说的特点概括战国末期这一时代的接受特点。 全文分五部分:绪论、正文三部分、结束语。正文部分分三章。 绪论:简明扼要的介绍了墨子思想研究的概况、接受美学的研究方法和运用接受理论研究墨子思想的意义以及选取荀子、韩非和《吕氏春秋》为例研究墨子思想接受的原因。 第一章:荀子对墨子思想的接受。本章主要从荀子对墨子节用思想、节葬思想、非乐论和非攻思想的接受四个方面阐述了荀子对墨子思想的接受。 第二章:韩非对墨子思想的接受。本章主要从韩非对墨子法仪说和尚同思想的接受以及对墨、侠分别批判三个角度阐述了韩非对墨子思想的接受。 第三章:《吕氏春秋》对墨子思想的接受。本章主要从吕书对墨子节葬节用学说、非乐论以及非攻、救守和出诛学说的接受三个方面阐述了吕书对墨子思想的接受。 结束语:总结了荀子、韩非和《吕氏春秋》对墨子思想接受的时代特点,并以之为例阐述了墨子思想中绝的社会原因。
日据时期台湾的墨学研究——以黄纯青、连雅堂、张纯甫等人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 左玉河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台湾  日据时期  儒学  墨学  孔墨并尊 
描述:1930年的儒墨论战,是日据时期台湾墨学研究的高潮。在这场论战中,部分学者力图打破独尊儒学的局面,主张"孔墨并尊",着力于发掘和肯定墨学的现代价值,另一部分学者则固守并阐发传统儒学,痛斥墨学之弊
儒墨”连及与墨家消亡的时间
作者: 李若晖  来源:社会科学杂志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时间  消亡  墨家  《史记》  孙诒让  章太炎  秦汉  司马迁  墨学  消亡时间 
描述:墨家消亡的时间,清末学者孙诒让认为:“墨氏之学亡于秦季”,“犷秦隐儒,墨学亦微。至西汉儒复兴, 而墨竟绝”。此后,学界大抵遵信孙说。如章太炎先生《訄书·儒墨》:“钜子之传,至秦汉间而斩。胡适先生也说:“到司马迁作《史记》时……墨学早已消灭。”
儒墨经权论之比较
作者: 吴付来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儒家  墨家  经权  道德准则  道德选择  道德评价 
描述:经权论探讨的是行为主体在道德冲突中的选择与评价问题。儒家和墨家在经权论所涵盖的行为主体能否行权、行权原因、经权关系、行权条件、行权范围及行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等问题上,所执观点由彼此对立、碰撞到渗透、吸纳,从而完成了一个极具理论意义的整合过程,为中国古代道德选择与道德评价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构建当代中国道德体系与伦理学说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仁爱”与“兼爱”的分立:儒墨异同疏解
作者: 张俊钦  来源: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仁爱”  “兼爱”  节用  尚贤  义利 
描述:在中国哲学史上,先秦无疑是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儒墨作为先秦时期具有积极入世倾向的两大显学,针对礼崩乐坏、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都开出了自家治世的药方,两家都认为社会的病因是缺少爱。儒家主张"仁爱
20世纪20年代墨子国籍论战述评
作者: 郑杰文  来源:先秦、秦汉史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描述:20世纪20年代墨子国籍论战述评
20世纪20年代墨子国籍论战述评
作者: 郑杰文  来源:东岳论丛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国籍  中国人  印度人  阿拉伯人 
描述:20世纪 2 0年代末学术界曾发生过一场关于墨子国籍的论战论战发端于 192 8年 4月胡怀琛发表《墨子为印度人辨》 ,先后有郑师许、吴进修、方授楚、陈登源、卫聚贤、金祖同、陈良盛等参与论战。争辩
论战国墨家学派发展的四个阶段
作者: 郑杰文  来源:周易研究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战国墨家  发展四阶段  社会影响 
描述:依据墨家学说主旨、队伍组织、从事工作,特别是社会作用的不同,可将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发展分为兴盛(公元前444年至公元前381年)、衰败(公元前381年至公元前311年)、转型(公元前311年至公元前250年)、重兴(公元前250年至公元前221年)四个阶段。兴盛阶段,墨家着力游说诸侯、传播学说、制止攻战、助弱国守城;衰败阶段,墨家学派分化内斗,三派弟子活动转型;转型阶段,“谈辩派”后学热衷于空言思辨,“说书派”后学被视为与儒家同类,“从事派”后学对“任侠之风”产生重大影响;重兴阶段,墨家学派声势复盛,“说书派”后学的宣传,“从事派”后学对墨家精神的继承,“谈辩派”后学与儒家、法家的尖锐争辩,都产生了重大社会影响。
上页 1 2 ... 3 4 5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