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德育方法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作者: 吴艳岚  来源:前沿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德育方法  高校德育  启示 
描述:德育方法是改善高校德育效果的重要纽带,也是高校德育过程中的软肋。墨子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如择务法、强说法、自省法、实践法、熏染法给高校德育以启示。高校德育须因材施教;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知行合一、实践育人;加强德育环境建设。
浅析墨子德育思想
作者: 蒋雪诚  来源: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德育  兼爱  尚贤 
描述: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认识和了解墨子的德育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墨子德育思想对学校德育的启示
作者: 雷月荣  来源:速读(上旬)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德育思想  学校德育  启示 
描述:墨子思想,尤其是其德育思想对我国学校德育有很大启发。本文在对墨子德育思想的研究基础之上,得出三个方面的启示:德育目标统一性与差异性的结合、德育内容生活化、德育方法综合化。
墨子德育思想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启示
作者: 范忠永  来源:管理观察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德育思想  学生  德育教育  启示 
描述:墨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和社会活动家,提出了兼爱、节用等十大纲领,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教育思想。墨子的德育思想博大精深,为学生思想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内容、教育原则和方法,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荀子与墨子德育方法的比较研究
作者: 喻娇  来源:首都教育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荀子  墨子  道德教育  方法  比较 
描述:中国古代的道德教育虽然处于萌芽、探索阶段,但是在德育方法问题上还是表现出多种多样的特点.荀子和墨子分别代表儒家和墨家两大学派,两者之间既有深刻批判,又有继承和发扬.本文就荀子与墨子的德育方法做了一个
论墨家思想的当代德育价值
作者: 丁纯  来源:天府新论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兼爱  节用  躬行  德育  价值 
描述:墨子思想中的"兼爱"、"节用"、"躬行",是墨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墨子思想影响深远,特别是他的实践观、草根意识等。墨家思想中的"兼爱",是大爱,这种大爱无等级、无差序、万物同一、不分厚薄。提倡"兼爱",即是提倡和谐。勤俭节约是墨家思想中的宝贵资源,节俭是主体开创事业之本。墨子实践其"兼爱"思想,是在躬行,不是空谈。墨子思想对于当前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价值。兼爱思想,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爱的重要性;节俭是一个尺度,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待生活对待人生的态度;躬行则需要主体具有务实精神,能够在实践中肩负责任。
墨子的德育目标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 梁霞  来源:东京文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道德教育目标  现代意义 
描述:培养什么样的人即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这不仅规定着道德教育的全过程,也关系着受教育者的质量。中国古代教育家都很重视其教育目标的设定,以期通过对理想人格的构建来实现其治国安邦之目的。墨子也不例外,他提出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兼爱”品质的“兼士”。“兼士”虽然是墨子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对理想人格的一种构建,不可避免的带有历史的印记和时代特征,但仍具有其现实意义和价值。认真加以研究和总结,必将推动当代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素丝作画:墨家“染”德育方法体系诠议
作者: 杨建兵  来源:理论月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人性欲利  染  求  利叙述 
描述:墨家以"人性欲利,无称善恶"为设论前提构建其特色鲜明的"染"德育方法体系。墨家德育方法的特色及其与儒、道、法的区别根源于先秦诸子对"欲利"之人的不同立场与态度。墨家所标举的"廉"、"哀"德性对当下
墨子思想对中职德育实践的启示
作者: 高俊  来源: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思想  中职  德育实践 
描述:墨子是先秦时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其丰富的思想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墨子重视通过实践培养"兼士"的观念对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同样对中职德育实践教育的开展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墨子的道德思想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作者: 罗箭华  来源:高校教育管理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道德  高校德育  启示 
描述:墨子的道德思想以兼爱为核心,以培养兼士为道德教育的目的,提出了道德评价原则——合其志功而观,并结合教育者的特点,采取了灵活多样的道德教育方法。这一理论对我们现代道德教育仍然有着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