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复音词研究
作者: 任艳丽  来源:兰州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复音词  复音词的构成方式 
描述:这篇文章的考察对象为《墨子》,笔者通过对其复音词的描写分析,试图展现此时汉语复音词的一些基本面貌与特点。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简单地讲了复音词研究概况,主要从复音词的起源、复音化的原因和作用三方面论述的。第二章讲了《墨子》复音词的界定标准,该章在借鉴前辈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语法结构标准、意义标准和以实际运用为依据三个原则,并分别作了阐述。第三章讲的是《墨子》复音词的构成方式,这是全文的主要部分,《墨子》复音词的构成方式主要有语音构词和语法构词两类。语音构词分为重叠词和单纯词,语法构词分为运用虚词方式构词和运用词序方式构词。其中运用词序方式构词占《墨子》复音词数量的优势,而运用词序方式构词里的联合式复音词又是最多的,其次是偏正式复音词。笔者从语义、词性、字序方面对《墨子》中的联合式、偏正式、补充式等复音词加以描写分析。第四章讲的是《墨子》复音词在汉语词汇史上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墨子》的文学价值
作者: 李梅娟  来源:兰州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子》  文学价值 
描述:《墨子》一书是墨家经典的总集,先秦诸子的重要学术著作之一。本文试就前人较少涉及的《墨子》的文学性做一探讨。全文分为五个章节。 绪论部分主要将《墨子》二十世纪的研究状况略作梳理。 第一章 论述《墨子》在先秦散文特别是论说文体裁上的开创性。首先《墨子》确立了论说文论辩说理的基本理论。其次《墨子》开创了论说类文章的说理方法和基本体例。 第二章 论述《墨子》在我国先秦寓言史上的开拓价值。从思想上,《墨子》树立了用寓言来宣传政治主张的传统,艺术形式上也有多方面的开拓作用。 第三章 探讨较少被人关注的《墨子》中的神话与传说。(一),《墨子》神话传说分成历史人物传说、战争神话、鬼神传说和民俗传说四大类。(二),《墨子》中神话传说的特点在于充满了理性色彩、倾注了作者感情,并且拓展了神话传说的范畴。另外《墨子》还对传统的神话传说加以改造。(三),《墨子》神话传说的影响。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模式,意义深远。 第四章 分析《墨子》中人物形象。重点分析了墨子和其弟子的形象,以及《公输》篇在刻画人物形象上的主要成就。 第五章 从语言风格和修辞特色两个...
《墨子》通假字音义关系研究
作者: 武丹丹  来源:兰州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通假字  《墨子》    墨子   
描述:本文以中華書局1986年孫诒讓的《墨子閒詁》為底本,對《墨子》及其通假字的音義關係作了初步研究。文章在開始部分對墨子及《墨子》進行了概括性總述。無論是墨子还是《墨子》,在歷史上都一直是個爭論不休的話題,古今學者對此考證不同,觀點不一,分歧一直很大。文章運用分類、歸納等方法,主要從墨子的生卒年代及里籍、《墨子》各篇的成書年代及作者作分別描述,對各家的論證進行了概括性總結。正文部分就《墨子》通假字的音義關係作了全面地研究。首先針對《墨子》中通假字的特點確定了其判別標準。窮盡性地整理出《墨子》140組通假字。接著從雙聲兼叠韻、雙聲、叠韻、旁鄰紐四個方面對這140組通假字作了音義關係上的分析。在這140組裹,雙聲兼叠韻比例最大,在通假字音義關係上占很大優勢。由此看來,語音越相似,通假的可能越大。其中有49組尚未見於《古字通假會典》。《墨子》中这49組通假字的發現,不僅是對《古字通假會典》的一種補充,更有利於《墨子》的解讀,為以後學者研究《墨子》的文意提供了方便。文章还根據《同源字典》、《古字通假會典》對通假字的收錄問題作了考釋。論文最後的附表裹詳盡列出了《墨子》中的通假字,以備查閱。
《墨经》名实思想研究
作者: 韩继秀  来源:兰州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经  墨辩  名  实  辩 
描述:先秦是古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光辉的时代,那是一个国不战不足以存国,学不辩不足以立学的时代,诸子百家、三教九流粉墨登场,“战争”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向和层次上展开,思想的火花在“战争”和辩论中不断地进发出来,名辩思潮是以“名实关系”为核心问题,以“名”为核心研究对象而掀的一股思想潮流。名家、墨家、道家(庄子)和儒家(荀子)都曾讨论过“名”是什么,“实”是什么;“名实关系”是什么等问题,积累了中国思想史上最早的逻辑学、认识论和自然科学等思想。墨家的“名实”思想主要包含在《墨经》之中。《墨经》之“名”含义丰富,首先作为动词有命名、取名的意思,作为名词则多表示名声、名誉、名称、名字、称呼、说法等含义。从逻辑学角度看,“名”相当于概念,并且《墨经》根据外延的大小将概念分成三类,分别是“达”、“类”和“私”。另外,在广义上说,“名”相当于言语、文字和语言,如“言,谓也。言由名致也”和“声出口,俱有名。”此外,墨家对名学的特殊贡献在于从认识论上提出“名知”和“实知”这两个概念和分类。“名知”就是概念知识,“实知”是经验知识。这也是《墨经》之“名”和“实”的含义之一。《墨经》之“实”的含义同样很丰富,除了具有果实、实际事物、实际情况和实际行动等含义之外,“实”还表示实际事物或感性对象所具有的感性特征,很多学者把“实,荣也”(《经上》)之中的“实"理解成“实质”、“本质”等抽象概念,其实根据文本和墨家认识论,“实”不可能有此含义。最后,从认识论上讲,“实”也有与“名”相对的“实知”的意思。关于名实关系, 《墨经》的基本观点是“谓,命、举、加”(《经上》),即言说关系,表达与被表达,描述与被描述的关系,这种关系的经典表达就是“举,拟实也”(《经上》)。相应的《墨经》正名原则是“以名举实”(《小取》)。《墨经》最大的成功在于认识论上的进步。《墨经》之“辩”不仅是辩论,更是认识论。对于真理标准问题,《墨经》的观点是“知其所知不知,说在以名、取。”(《经下》)“名”和“取”是《墨经》中提出的真理标准,或者说区分不同类型知识的标准, “名”只能检验概念知识,而“取”可以检验经验知识,墨子对“知不知”的判断标准就是“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墨子·贵义》),即“取”是墨家要强调的标准,墨家的这种以“取”作为真理标准的观点与马克思主义和实证主义的观点有所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