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兼爱”思想研究
作者: 白波  来源:河北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兼相爱  交相利  天志  非攻 
描述: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这一重要命题是墨子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墨子认为天下的人应该相互热爱,实现共同的利益,实现“天下之利”。墨子所提倡的“兼爱”是一种博大的平等之爱,其最终目的是天下之大利。墨子的“兼爱”所倡导的平等之爱与孔子所倡导的有差等之爱不同,墨子认为人对人的爱不应该有亲疏薄厚的差别,而是一种超越血缘关系之上的平等之爱。墨子出身卑微,对下层人民的疾苦有深刻的体会,他对现实政治的批判不是着眼于古代政治文化的破坏,而是以现实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为出发点,思考人类怎样在互利互惠中达成共识,实现“非攻”,从而避免纷争,取得和平。墨子的“兼爱”思想以“天志”为基础,以“非攻”的和平理想为目的,体察百姓人民之苦,反映时代精神的需求。“兼爱”思想中蕴含的平等、互利、和平的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借鉴的,也是值得世界各国借鉴的。
《墨子》“尚贤”思想研究及现代释解
作者: 赵海玲  来源:河北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墨子》  尚贤  人才思想 
描述:墨子,名翟(约公元前468----前387),战国时期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者。宋昭公时期为宋国大夫,自称“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事”[1]p445(《墨子·贵义》),初“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
墨子“义”论发微
作者: 杨飞  来源:河北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子   
描述:“义”作为约束人们社会行为的准则,在历史上曾促进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仅儒家将其作为思想纲领,而且墨家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解释,墨子还把“义”作为自己思想体系的核心。本文从考察墨子的生平及其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和时代背景中引出墨子的“义”,并对其思想中的“义”在各家的不同含义、在墨学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墨子“义”的依据、特点、局限性和价值诸方面进行了系统地探讨和论证。
墨家辩学思想研究
作者: 李志红  来源:河北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家  逻辑  辩  文化  语言 
描述:春秋战国期间独特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是墨家辩学产生的基础。《墨辩》第一个从逻辑学的角度提出了“辩”这一范畴。墨家辩学思想中的“辩”包括辩论、辨别、辩学三种含义。“辩”是针对某一具体对象“彼”的胜负之分的论辩。其目的和任务在于帮助人们明辨是非,审察治乱的纲纪,区分具体事物的异同,考察名与实的关系,判别利害关系,消除疑惑。墨家用“故、理、类”三者揭示了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具体模式。在实际的论辩过程中,要达到对具体事物“彼”的正确认识,防止论辩沦于诡辩,应该严格按照三物的模式立辞。对于各种推论形式的运用,应该注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否则在推论过程中就会形成谬误。墨家辩学中对谬误的形成原因也做了总结。要求辩者严格遵守一定的认识论原则和道德原则,遵守正确的逻辑思维形式和规律,以实现“辩”的合理性,保证论辩的顺利进行。墨家辩学所总结出的逻辑思想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得到普遍应用,在中国古代逻辑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文化与逻辑是相互作用与影响的,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国古代逻辑与亚里士多德逻辑也是不同的。在推动西方逻辑中国化的过程中,墨家辩学在中西文化交融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也在全世界范围内极大地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由此,彰显了墨家辩学的价值。
墨家名辩学思想研究:从逻辑与文化的关系视角看
作者: 吴中博  来源:河北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家  名辩学思想  文化  影响 
描述:墨家的名辩学思想是中国古代逻辑的典型代表。逻辑是文化的产物,战国时期的社会生产状况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是墨家名辩学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先秦诸子关于名辩学的理论积淀,构成了墨家名辩学的思想渊源。墨家名辩学思想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名、辞、说、辩的理论,以及论辩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墨家的名理论阐述了名的本质,对名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类,提出了名实相符的思想,并采用定义和划分两种“正名”方法。墨家的立辞理论提出“故、理、类”是立辞的根据,说明了辞的性质和分类,分析了辞之间的矛盾关系。墨家指出说的目的在于“明故”,分析了不同的推理方法,揭示了辩的目的、本质、标准和原则。先秦的文化特点孕育了独特的墨家名辩学思想。中国的“政治型”、“道德型”文化使得墨家名辩学以功利性为目的,体现出朴素、直观、综合性的特点。同时,一定的逻辑类型也会影响文化的发展。墨家名辩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弥补了儒家思想的不足,对中国科学的发展也做出了贡献。
墨学近代复兴研究
作者: 赵美夫  来源:河北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墨学  近代复兴 
描述:墨学近代复兴研究
《墨经》名辩系统的基础
作者: 李振宇  来源:河北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惟乎其谓”原则  理论系统构建  形式刻画 
描述:在《墨经》的逻辑思想中,始终贯穿着对于语词所指确定性的不懈追求。《墨经》的作者对于逻辑规律的思考并不拘泥于逻辑规律本身,而是着眼于通过对语言的规定,确保在论辩过程中逻辑规律能够正确地得到应用。为了达到这一诉求,《墨经》规定了人们在构建理论语言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惟乎其谓”原则,它要求所有可以为“辩”所断定的语句中的语词都有确定的所指。在分析自然语言的过程中,“惟乎其谓”原则使人们能够以“辩”的方式反察语句中语词的所指,进而判定该语句是否为良好的表达。《墨经》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一种能够排除自然语言中不良表达的语言分析理论。同时,作为构建理论系统的方法论的基础,“惟乎其谓”原则要求理论系统构建者在表达其观点之前,应该对系统中所要用到的每一个语词都进行严格的定义。在满足该要求之后,理论构建者可继续完成构建理论系统的另外两个关键步骤:用被正确定义了的“名”来构造理论中的语句以表达其观点,并且在“辩”的过程中为那些观点提供理论依据。“惟乎其谓”原则不但是《墨经》名辩系统的基础,而且对于今天的逻辑学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墨经》中基于该原则的语言分析理论的形式刻画,有助于我们克服诸如“语义悖论”等一些不良语言表达所产生的问题。
《墨子》“尚贤”思想研究及现代释解
作者: 赵海玲  来源:河北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墨子》  尚贤  人才思想 
描述:墨子,名翟(约公元前468----前387),战国时期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者。宋昭公时期为宋国大夫,自称“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事”[1]p445(《墨子·贵义》),初“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
论墨子“兼爱”思想的特点
作者: 王鑫  来源:河北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兼爱  孔子  仁爱 
描述:先秦诸子中,墨子讲兼爱,孔子讲仁爱。由于出身的不同,二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形成两种不同形态的人道思想。墨子立足于功利主义,提出了“兼爱”的思想。孔子立足于道德人文主义,提出了“仁爱”思想。墨子的“兼爱”思想概念本身有着爱利合一、相互性、平等性特点。接下来又进一步探讨墨子“兼爱”思想的形上根据——天志并分析其特点。最后指出墨子的哲学思想与其所处的社会阶层密切相关,并且对以后的学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墨子》“尚贤”思想研究及现代释解
作者: 赵海玲  来源:河北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墨子》  尚贤  人才思想 
描述:墨子,名翟(约公元前468----前387),战国时期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者。宋昭公时期为宋国大夫,自称“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事”[1]p445(《墨子·贵义》),初“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