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图片
视频
资料
-
《墨子闲诂》失误考辨
-
作者:
许剑飞 来源:湘潭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考辨 墨子闲诂 失误
-
描述:《墨子闲诂》是《墨子》训诂著作中最优秀的本子,在字词注释和校勘方面代表了《墨子》研究的最高水准,但这本著作并非毫无瑕疵,疏漏之处亦为不少,这些疏漏之处是推进《墨子》语言研究乃至整个先秦汉语研究的障碍。笔者在对《闲诂》的训诂、校勘成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审视和研究后发现,《闲诂》在释义、标点和校勘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误,释义方面,《闲诂》表现出三种不足,其一,释义错误;其二,释义似是而非,或者模棱两可,未能切中要害;其三,有应当释义之处却未加注释。标点方面,《闲诂》有不少误断,断句或不合语义,或不合文例,或不合语法。在校勘方面,《闲诂》表现的失误有:当校而未校,不当校而校,校而有误,因未见善本而存疑。前人如梁启超、张纯一、曹耀湘、吴汝纶、于鬯、谭戒甫、王焕镳、吴毓江、岑仲勉等诸多学者已对《墨子闲诂》作过许多研究和补正,但依然保留了对《闲诂》进行再研究的巨大空间,笔者不揣浅陋,力图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闲诂》中的失误之处从以上几个方面作以尽可能全面的整理和考辨,尽量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期为汉语史的研究特别是词汇史的研究提供一点参考材料,为《墨子》研究尽一份绵薄之力。
-
论墨子的“兼爱”与“天志”思想
-
作者:
刘和平 来源:湘潭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子十论 兼爱 天志 纵横贯穿
-
描述:墨子的“兼爱”与“天志”思想在墨子的十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兼爱”即“兼相爱”,体现了一种平等、互爱的精神原则。墨子的“兼爱”思想形成于人之性可改变的基础上,人之性既可改变,故而可引导往“善”的方面发展。与儒家的“亲亲”思想相比,墨子的“兼爱”思想并不是对其简单地批判与否定,而是在批判的同时,也认可其一定程度的合理合情之处。“兼爱”并不是为了达到“自利自爱”之目的而不得不“爱利他人”的手段,它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平等、互利、互爱,而且在某种程度下甚至损己而利人。施爱他人,这种崇高的感情也是墨子一生行为的写照。由于“兼相爱、交相利”,因而反对损人损己的侵略战争,即“非攻”。墨子的“兼爱”在具体层面上并不是无原则、无条件的爱,对于不仁不义的侵略者不但要防止其“攻”,而且要主动去“诛”。可见墨子尚武和平的辩证法色彩。“兼爱”思想在强调个体单方面利人、爱人的主动性之时,也强调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利”、“爱”的互动性。只有这样,天下才能大“治”。墨子的“兼爱”思想常常是义利并举。在他看来,爱与利不但统一,而且互相支撑,志功特点非常明显。墨子的“兼爱”思想在精神上是无差等的,但在具体落实中又不可避免地具有差...
-
墨家的宗教思想研究
-
作者:
李金 来源:湘潭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宗教 天志 明鬼 非命 大同 社团
-
描述:在中国思想史上,墨家一直都是以其独特的牺牲自我的侠义精神所履行的强烈的功利主张的践履者的身份出现,很少有学者将其作为一个宗教来进行分析与对待,学术界对墨家的宗教角色也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本文从宗教的角度,就此问题展开分析。
本文从墨家宗教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宗教思想的主要内容、宗教思想的实践及其墨家宗教思想的特色与评价四个部分对墨家的宗教思想进行分析与研究。
背景方面,经济基础发生了改变,爰田制代替了井田制,私有制逐渐确定了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本身,农业小生产者和自由工商业者及平民崛起,成为人社会自由以及精神自由的一种解放;随着私有制的出现,原有的等级社会结构被完全摧毁,学术的下移促使了“士”阶层的崛起;社会阶层的变更造成阶级发展的不平衡,兼并战争频繁发生,广大的劳动人民在战争的灾难与痛苦里,需要心灵的慰藉,为墨家的宗教思想的产生打下了坚实的客观条件基础。社会的变革与流动,造成了相对宽松与自由的学术环境,为平民意识的萌生和墨家宗教思想的产生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客观条件;政治格局变动,“礼崩乐坏”,信仰的崩塌需要重构新的社会秩序与心灵的归宿;祖先崇拜的传统又影响着墨教宗教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信仰的“至上神”天志、“神”人沟通的桥梁明鬼、社会的救赎理念非命以及信仰的“彼岸世界”构成了墨家的宗教思想体系。墨子在夏商周以来的“天”信仰与祖先崇拜的土壤里,对“天”进行了改造,提出“天志”的主张,对“天”做了系统的论证,并配之以“鬼神”,彻底的完善其宗教性质,且加之以“非命”为天、鬼廓清道路,并重于强调人的主观作用,提出系列主张,构筑了墨家宗教思想的理想蓝图——“大同世界”,形成了墨家独具特色的宗教思想。
墨家极具特色的宗教思想及主张需要极具特色的组织来实践。墨子创立了一个组织纪律、组织制度相当严明,有着自己教义教法的组织,即墨家,并在其子厚度的规范下,培养出来一批严于律己,死不旋踵的侠义之士,以苦行的态度践行着墨家的宗教思想及其主张。
墨家是在社会结构重建、思想文化重组的环境下,由小手工业者阶级的代表创立的组织,其宗教思想有着独特的魅力,表现出简仪性与功利性。这些特征一直是众多学者否定墨家为宗教强有力的理由,笔者却认为这正是墨家极具魅力与特色的地方。
-
郭沫若墨学批判之商榷
-
作者:
马吉芳 来源:湘潭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学 郭沫若 批判 商榷
-
描述:墨学与儒学在先秦时期并称为“显学”,此足见墨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在向后的发展中,由于种种原因,墨学的影响不及儒学,甚至学术界有墨学“衰亡”之叹,但仍不乏墨学的研究者。郭沫若就是其中一位,而且他对墨学的研究很“独特”。郭沫若以“人民为本位”作为学术评判的标准,得出墨学是“以王公大人为本位”的结论。他认为墨子始终是一位宗教家,墨子的思想充分地带有反动性——不科学,不民主,反进化,反人性,名虽兼爱而实偏爱,名虽非攻而实美攻,名虽非命而实皈命。郭沫若对墨学的研究与批判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处,如“尚同”思想中强调下级对上级的绝对服从,容易导致专制独裁、不民主;“节用”思想过分强调节俭而忽略精神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兼爱”、“非攻”思想的难以实行以及把实现其主张寄托在贵族身上的阶级局限性等等。
郭沫若虽看到并指出墨学不完善的地方,却将此无限扩大,认定墨子是站在王公大人的立场以度其利的,故墨无可扬之理,这种结论有待商榷。本文认为墨学以为劳动人民求福祉,“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目的,具有强烈的人民性特征。墨子主张“官无常贵,民无终贱”,为民争取政治权利;“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为民争取经济利益;尊天事鬼,赏贤罚暴,为民寻求公正;“富不辱贫,贵不傲贱”,为民争取人格平等;“繁为攻伐,天下巨害”,为民争取和平环境;强力非命,奋起抗争,为民树立自强、自立之信心。这些都毫无疑问的表明墨子是以为下层人民争取各种利益为己任的。本文试图从郭沫若所处的时代背景、其自身的文化特质以及研究方法入手,对其关于墨学的研究与批判进行探讨和商榷。不当之处,还望得到各位专家的指正。
-
论墨子的“兼爱”与“天志”思想
-
作者:
刘和平 来源:湘潭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子十论 兼爱 天志 纵横贯穿
-
描述:墨子的“兼爱”与“天志”思想在墨子的十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兼爱”即“兼相爱”,体现了一种平等、互爱的精神原则。墨子的“兼爱”思想形成于人之性可改变的基础上,人之性既可改变,故而可引导往“善”的方面发展。与儒家的“亲亲”思想相比,墨子的“兼爱”思想并不是对其简单地批判与否定,而是在批判的同时,也认可其一定程度的合理合情之处。“兼爱”并不是为了达到“自利自爱”之目的而不得不“爱利他人”的手段,它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平等、互利、互爱,而且在某种程度下甚至损己而利人。施爱他人,这种崇高的感情也是墨子一生行为的写照。由于“兼相爱、交相利”,因而反对损人损己的侵略战争,即“非攻”。墨子的“兼爱”在具体层面上并不是无原则、无条件的爱,对于不仁不义的侵略者不但要防止其“攻”,而且要主动去“诛”。可见墨子尚武和平的辩证法色彩。“兼爱”思想在强调个体单方面利人、爱人的主动性之时,也强调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利”、“爱”的互动性。只有这样,天下才能大“治”。墨子的“兼爱”思想常常是义利并举。在他看来,爱与利不但统一,而且互相支撑,志功特点非常明显。墨子的“兼爱”思想在精神上是无差等的,但在具体落实中又不可避免地具有差...
-
论墨子的“兼爱”与“天志”思想
-
作者:
刘和平 来源:湘潭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子十论 兼爱 天志 纵横贯穿
-
描述:墨子的“兼爱”与“天志”思想在墨子的十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兼爱”即“兼相爱”,体现了一种平等、互爱的精神原则。墨子的“兼爱”思想形成于人之性可改变的基础上,人之性既可改变,故而可引导往“善”的方面发展。与儒家的“亲亲”思想相比,墨子的“兼爱”思想并不是对其简单地批判与否定,而是在批判的同时,也认可其一定程度的合理合情之处。“兼爱”并不是为了达到“自利自爱”之目的而不得不“爱利他人”的手段,它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平等、互利、互爱,而且在某种程度下甚至损己而利人。施爱他人,这种崇高的感情也是墨子一生行为的写照。由于“兼相爱、交相利”,因而反对损人损己的侵略战争,即“非攻”。墨子的“兼爱”在具体层面上并不是无原则、无条件的爱,对于不仁不义的侵略者不但要防止其“攻”,而且要主动去“诛”。可见墨子尚武和平的辩证法色彩。“兼爱”思想在强调个体单方面利人、爱人的主动性之时,也强调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利”、“爱”的互动性。只有这样,天下才能大“治”。墨子的“兼爱”思想常常是义利并举。在他看来,爱与利不但统一,而且互相支撑,志功特点非常明显。墨子的“兼爱”思想在精神上是无差等的,但在具体落实中又不可避免地具有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