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图片
视频
资料
-
寻求秩序重建:董子与墨子之天比较
-
作者:
于凤辉 来源:苏州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董仲舒 墨子 天 秩序重建 人性论
-
描述: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的根本问题,“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观念。中国哲学中的天人观孕育于殷周宗教,其“天”范畴由殷周宗教之天演变而来。董仲舒、墨翟之“天”按其核心意义,均属宗教范畴,由于其学派分域,它们便有了可比较性。但以往学术界大多重视儒、墨比较,对董、墨之“天”的比较则鲜有为之者。尽管董、墨分属不同学派、不同时代,然其“天”的思想成因却有共同的文化取向:秩序重建。所谓“秩序重建”即是说二者之天的思想在成因上,都是由于其生活之时代的社会背景板荡不安、杀伐不止。而要实现现世秩序的重建,必须使此现世秩序具有一个形而上的依托。只有这样,重建现世秩序的理想才能成为可能。另一方面,董子之“天”有双重意义:意志之天和自然之天。意志之天是其核心意义,但意志之天的性格特征又是通过自然之天显现出来的。而墨子之“天”,其意义较为单一,仅指“天志”。墨子“天志”思想是其诸多主张的依据,在他的思想中,“天志”具有对人进行赏善罚恶的功能与作用。至于董、墨之天人观,则是二者之“天”区别的具体反映,而其中理解董、墨天人观的关键又在于把握二者的人性论。不过,由于董、墨天人观对人的诠释指向性的一致和与之相应的其目的的一致——都是为了“屈君”、“屈民”,其方法截然不同:董子用“类”、“副”的方法,通过自然之天作为媒介实现天人感应,墨子则直接诉诸信仰,缺乏这样一个有效的媒介过渡。董、墨之“天”所存在的差异,使其在思想史上遭遇截然不同的历史命运。董子继承了墨子的“天志”思想,并进一步从理论上把人性论与宇宙论统一起来,从而较为有效地为现世秩序找到了形而上的依托,使孔子以来儒家之追求“得君行道”的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墨子则因其“兼爱”与儒家“仁爱”相悖从而在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的文化环境中难以实现,而其它方面的思想的合理因子又为儒家所汲纳,所以只能走向衰颓,以至于最终淹没于历史长河中。
-
《墨子》人才思想探论
-
作者:
薛金东 来源:苏州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尚贤 人才思想 《墨子》 墨子
-
描述:对先秦诸子的研究不可忽略的就是对他们人才思想的研究。目前,我国形成了对墨学研究的一个热潮,但对《墨子》人才思想进行的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而且个中观点尚还存在分歧。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墨子作为一个有着重大政治抱负的实践家,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以关注底层庶民的生存和无仕之“士”阶层的出路为立足点,以攻讦当时主流学派儒家为切入点,全力宣扬和实践自己以“尚贤”为核心的政治学说,并从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人才思想。深入研究《墨子》人才思想的根源、产生、本质、内容、作用、特点等,不仅可以构建起墨学的人才思想体系,把对《墨子》的研究引向深入,而且汲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人才观、正确选拔任用人才,借鉴和服务于当前社会也是很有裨益的。
-
墨家管理心理思想研究
-
作者:
夏金华 来源:苏州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领导心理思想 墨家 决策心理思想 人力资源管理心理思想
-
描述:管理心理学的角度来系统论述墨家的领导心理思想、决策心理思想和人力资源管理心理思想,并阐析其在现代管理中的价值。 本研究认为: 墨家的领导心理思想有六个方面内容:(1)“厚乎德行”的品质特征
-
墨学命运的哲学思考
-
作者:
周伟虎 来源:苏州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家 绝学 墨学 哲学 显学
-
描述:从儒家阵营分裂出来而自立门户的墨家,其一反传统宗法等级制度的“兼爱”伦理观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低阶层及新兴“显族”的利益要求,其“非攻”的政治主张也反映当时战乱状态下普通百姓追求和平而安定的生活的强烈愿望,其崇尚逻辑的科学精神也适应了当时“百家争鸣”内在的学术要求,因此得到了比其他学派更为广泛的社会认同与支持,从而使它成为了战国中后期诸子百家中最为显赫的一个学派。秦汉以后,随着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逐步稳固,特别是君主专制主义等级制度的日益强化,曾为先秦“显学”的墨家急剧走向衰落并最终烟消云散,其根本原因在于最显墨家思想特色的崇尚“兼爱”的伦理精神和崇尚逻辑的科学精神,是与现实的封建等级制度和君主独裁政治相背离的,故既不可能为封建统治阶级所容忍和接受,也不可能为广大人民所学习与践行。进入近代以后,随着救国救亡运动的开展,逐渐酝酿并至“五四”而蔚然形成了民主科学思潮,正是伴随着这个思潮的兴起与发展,具有某种博爱思想与科学精神的墨学又受到学术界和思想界的重视,并成为人们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与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墨学由显而没再到20世纪的复兴这一历史过程的研究来探寻支配学术发展的某种规律性,以利于自觉地遵循...
-
《墨子》人才思想探论
-
作者:
薛金东 来源:苏州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尚贤 人才思想 《墨子》 墨子
-
描述:对先秦诸子的研究不可忽略的就是对他们人才思想的研究。目前,我国形成了对墨学研究的一个热潮,但对《墨子》人才思想进行的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而且个中观点尚还存在分歧。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墨子作为一个有着重大政治抱负的实践家,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以关注底层庶民的生存和无仕之“士”阶层的出路为立足点,以攻讦当时主流学派儒家为切入点,全力宣扬和实践自己以“尚贤”为核心的政治学说,并从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人才思想。深入研究《墨子》人才思想的根源、产生、本质、内容、作用、特点等,不仅可以构建起墨学的人才思想体系,把对《墨子》的研究引向深入,而且汲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人才观、正确选拔任用人才,借鉴和服务于当前社会也是很有裨益的。
-
“兼爱”与“仁爱”、“博爱”:论墨家“兼爱”伦理的现代文化价值
-
作者:
胡激 来源:苏州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兼爱 仁爱 博爱
-
描述:本文通过对墨家的“兼爱”与儒家的“仁爱”、基督教的“博爱”的比较研究,指出了它们是以“爱人”为共同的伦理内容的,但在道德动机上,基督教的“爱人”是为神(上帝),儒家的“爱人”仅仅是为人的尊严,墨家的“爱人”则是为人的利益。以“天志”形式表现出来的墨家“兼爱”伦理与基督教伦理有一致性,因为它们在形式上都具有凌驾于一切人的利益之上的超越性。如果说市场经济事实上为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之间架起了一座有形可见的“物质桥梁”的话,那末,墨家的“兼爱”伦理也许对建立与这个“物质桥梁”相适应的“精神桥梁”具有比儒家的“仁爱”伦理更加积极的意义,因为墨家的“兼爱”伦理与基督教的“博爱”伦理具有相似的神学基础,它们之间更容易建立起一种有利于彼此开展互相对话和思想沟通的共同文化话语。
-
先秦尚贤观念变迁研究
-
作者:
王少林 来源:苏州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贤 尚贤 禅让 受命说 王位继承法
-
描述:尚贤观念是先秦时期重要的思想观念,其源根基于远古以来的政治实践和观念传统,并对政治权力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西周政治运作中的“以世论贤”机制对春秋战国诸子尚贤观念的产生有着直接的作用,而诸子尚贤思想的差异正是在春秋战国社会大变动的背景下,基于不同的视角和方向的考虑,才在共性的普遍背景下,表现出各自的个性。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本着实事求是、踏实认真的精神,依据民族学、古文献学、古文字学等的相关文献,认真分析了尚贤观念的整体源流,考察了尚贤观念的起源,在早期运作中的表现,在西周时代与受命说、王位继承法、世族政治之间的关系,并对春秋战国社会大变动下的尚贤观念的新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分析辨别了诸子尚贤观念的共性及差异。尚贤观念作为先秦时期社会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对先秦政治及之后的社会政治的影响是毋容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