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的技术美学思想研究
作者: 王引娟  来源:西北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子》  技术美学  “技术美”  “人性美” 
描述:技术美学作为一种与技术相关的研究门类,必然同先进的技术生产密切关联。然而,作为一种思想观念,技术美学是人类对物质文化,尤其是物质生产领域审美规律的认识,却是早已产生的。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墨子》技术思想所包含的以“利人”为功用的“技术美”和以“兼爱”为核心的“人性美”显得格外突出。因而,在这个意义上,《墨子》的思想具有技术美学的特质。《墨子》的技术美学思想与人的现实生存相关,主要表现为以“利人”为功用的“技术美”。《墨子》中所涉及的技术,不仅广泛应用于便利人的日常生产生活中,也普遍运用于国家防御军事上。《墨子》技术美学思想的“技术美”特质与儒家的“君子不器”相反,摒弃了道家关于“大技”、“小技”的区分,认为“作”而“利人”是为“君子”。在“利人”的判断标准规约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作用。《墨子》的技术美学思想与人的生命存在相关,主要表现为以“兼爱”为核心的“人性美”。“兼爱”是一种无差等的“大爱”。与儒家以“仁”为根本的人性关怀相关,与道家以“自然”为最佳的人性关怀不同,墨家的人性关怀以“兼爱”为旨归。《墨子》技术美学思想的“人性美”的特质表现为:不偏废教化的作用,将现实化的“利”与“忠”、“孝”、“义”等伦理层面的概念相联系;《墨子》倡导人们“节用”、“非攻”,这不仅是对过度浪费和侵略战争的否定,而且是墨家厉行节俭和热爱和平的表现。《墨子》技术美学思想显示出独特的美学特质,丰富了中国传统审美文化思想,对现代技术发展的人性关怀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然而,《墨子》技术美学思想又因过分强调实用性,而影响了审美性。所以,我们要对其批判地继承。
先秦墨家语言实践及《墨子》文学意义考论
作者: 李雷东  来源:西北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先秦墨家  语言实践  名辩  《墨子》  文学意义 
描述: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思想快速发展的时期。今人无法目睹当时诸子的思想交锋,但通过阅读现存的文献,可以揣想“轴心时代”富有创造力的思想家们的活动。我们阅读先秦各家典籍,首先接触到的即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思维的载体,通过语言我们才能探知古代哲人的活动。在这里,对我们而言,语言不仅是载体,也成为一种存在,代表了先秦诸子存在的方式。诸子各家独墨家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的利他精神,特关注语言的问题。墨家颇重理智,其对语言的探讨也异于其他各家。墨家重视名辩,以理智态度对待语言问题,考察墨家的语言论及其语言活动,是研究《墨子》的一个基本角度。 本论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首先辨析了《墨子》书中“实”的意义。“实”这一概念在墨家辩学中处于基础地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合比较众家解释,我们认为“实”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并未受到重视,并对此进行了分析。其次,通过辨析《墨子》书中实词的同义关系,考察墨子对不同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词语的选择,从而探讨墨子思想与语言之间的内在关系。 第二章首先考察了与墨家语言论有关的“同异之辩”、“两可之辩”以及关于逻辑判断的言论,然后考察了...
浅析“亚里士多德与墨子”自然观的差异性
作者: 张力  来源:西北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与墨子  自然观  差异 
描述:在人类在进入“轴心时代”这一段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西方的古希腊和东方的中国,其各自的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同时也产生了各自的自然观。它们是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而超越和突破的不同类型决定了今天西方、东方不同的科学文化形态,归根究底自然观的差异首当其冲。 本文从传统的自然观(亚里士多德哲学和墨子哲学)与现代科学哲学的问题交汇点——文化传统对于科学影响问题出发,通过对两种风格迥异但是内涵丰富的哲学流派(也是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哲学)的逍遥派与墨家自然观进行对比,从中分析出了哲学思辨的逻辑理性(亚里士多德哲学)和哲学致用的实践理性(墨子哲学)的差异对于科学发展的影响。 对“亚里士多德与墨子”自然观的差异分析从各自认知自然的概念入手,通过对各自对“自然”进行“立法”从而构建各自层次和特色“自然”观的解析,从形式、内容(物质观、时空观、生死观)、性质、取向这四个基本方面进行剖析、思考和解读。 从“亚里士多德与墨子”的自然观之差异的分析,可以总结出科学认识不仅具需要逻辑的理性因素,还具有非理性的因素(自然观的差异是其中之一)并且在一定程度左右着科学的...
墨家文献流变考
作者: 程晓蕾  来源:西北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学  文献  篇目  版本  整理 
描述:墨学和儒学在战国时代并称为显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墨学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多层面的,其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逻辑学、哲学宗教领域的影响,都不可低估。但传统观点却认为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对墨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估计不足,导致在长期的学术发展史上对墨家思想的研究不足、重视不够,虽然在近年来墨家思想研究有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原始墨家文献资料的缺陷,相比于对儒、释、道的研究,仍有很大的差距。当中国发展至晚清近代,人们一向推崇信仰的儒家思想在腐朽的封建社会失去威信时,一些有识之士便将复兴社会的意识形态由儒学转向了墨学,但是由于墨学本身长期的畸形发展,以及其文献的流传在不同时期遭到不同形式的厄运,加上很少有人为之做注,导致墨家文献的文字脱误、古奥、真伪难辨等诸多问题依然严重影响着现代墨学发展的步伐。本文本着“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目的,将墨家的“文”与“献”在社会过程中具体的传承者、种类、具体篇目、版本流传等诸多内容做相应的整理和总结。为专门研究墨学的人提供较为真实可靠的线索和文献资料。
先秦墨家语言实践及《墨子》文学意义考论
作者: 李雷东  来源:西北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先秦墨家  语言实践  名辩  《墨子》  文学意义 
描述: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思想快速发展的时期。今人无法目睹当时诸子的思想交锋,但通过阅读现存的文献,可以揣想“轴心时代”富有创造力的思想家们的活动。我们阅读先秦各家典籍,首先接触到的即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思维的载体,通过语言我们才能探知古代哲人的活动。在这里,对我们而言,语言不仅是载体,也成为一种存在,代表了先秦诸子存在的方式。诸子各家独墨家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的利他精神,特关注语言的问题。墨家颇重理智,其对语言的探讨也异于其他各家。墨家重视名辩,以理智态度对待语言问题,考察墨家的语言论及其语言活动,是研究《墨子》的一个基本角度。 本论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首先辨析了《墨子》书中“实”的意义。“实”这一概念在墨家辩学中处于基础地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合比较众家解释,我们认为“实”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并未受到重视,并对此进行了分析。其次,通过辨析《墨子》书中实词的同义关系,考察墨子对不同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词语的选择,从而探讨墨子思想与语言之间的内在关系。 第二章首先考察了与墨家语言论有关的“同异之辩”、“两可之辩”以及关于逻辑判断的言论,然后考察了...
论清末民初的墨学研究(1895-1925)
作者: 沈韬  来源:西北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末民初  墨学研究  实用性  繁兴  近代化 
描述:清末民初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转折点,也是中国思想文化从传统向近代过渡的关键期,作为诸子学一支的墨学学术在“中绝”近两千年后亦于此时顺势而起。以传统考据学之奠基和与西学“相通”为基本条件,墨学在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之下,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之中重新复活和繁兴。墨学研究因之形成鲜明的历史特征,即参与群体空前广泛、价值取向多元多样,实用主义色彩浓厚、“以西解中”之法风行、研究领域日益专门化和系统化。一方面,清末民初的治墨者借助西学,一改陈旧、单调的学术面貌,完成了墨学自身的传承与裂变;另一方面,他们“通墨致用”,将墨学思想与现实需要相撮合,使墨学在传播西学、批判传统、启蒙国民和扭转士风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瑜不掩瑕,急功近利的致用取向导致本期墨学研究层次不齐,墨学之真精神往往随之刊落。综而观之,清末民初的墨学研究既是中国近代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传统学术近代化进程中的助推因子,并对社会进步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这一切,成为现代墨学研究立足的起点和基石。由此可以窥见,中国传统学术犹如一座丰富的宝藏,护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墨学的精深之处虽不是西学之来源,却可以与西学相互对接,使中国传统学术在世界范围内发扬光大。
《墨子》的技术美学思想研究
作者: 王引娟  来源:西北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子》  技术美学  “技术美”  “人性美” 
描述:技术美学作为一种与技术相关的研究门类,必然同先进的技术生产密切关联。然而,作为一种思想观念,技术美学是人类对物质文化,尤其是物质生产领域审美规律的认识,却是早已产生的。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墨子》技术思想所包含的以“利人”为功用的“技术美”和以“兼爱”为核心的“人性美”显得格外突出。因而,在这个意义上,《墨子》的思想具有技术美学的特质。《墨子》的技术美学思想与人的现实生存相关,主要表现为以“利人”为功用的“技术美”。《墨子》中所涉及的技术,不仅广泛应用于便利人的日常生产生活中,也普遍运用于国家防御军事上。《墨子》技术美学思想的“技术美”特质与儒家的“君子不器”相反,摒弃了道家关于“大技”、“小技”的区分,认为“作”而“利人”是为“君子”。在“利人”的判断标准规约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作用。《墨子》的技术美学思想与人的生命存在相关,主要表现为以“兼爱”为核心的“人性美”。“兼爱”是一种无差等的“大爱”。与儒家以“仁”为根本的人性关怀相关,与道家以“自然”为最佳的人性关怀不同,墨家的人性关怀以“兼爱”为旨归。《墨子》技术美学思想的“人性美”的特质表现为:不偏废教化的作用,将现实化的“利”与“忠”、“孝”、“义”等伦理层面的概念相联系;《墨子》倡导人们“节用”、“非攻”,这不仅是对过度浪费和侵略战争的否定,而且是墨家厉行节俭和热爱和平的表现。《墨子》技术美学思想显示出独特的美学特质,丰富了中国传统审美文化思想,对现代技术发展的人性关怀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然而,《墨子》技术美学思想又因过分强调实用性,而影响了审美性。所以,我们要对其批判地继承。